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要面向世界 為何要逃避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2 16:00:02  


  中評社台北8月22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一篇特稿文章指出,國家領導人對於國家治理,猶如醫生對病人診治,在投藥前必須先理解這病人究竟患了什麼病,否則一起手就是錯著,投下的藥石自然罔效。還要注意另一個層次,就是雖然弄清了病人的病,或受了自身僵化的思維所限,或因知識學養不足,仍然開出錯誤的藥方。

  文章指出,蔡英文十年政綱總綱,有其該有的識見,看到了一個“劇烈變動的未來”,看到了“國際秩序正在重組”,看到一個快速發展,卻未伴隨民主改革的中國大陸的崛起。

  可是,這篇總綱卻不想解釋大陸崛起的現象及其意涵,更找出“面向世界”(所以可以不必面向中國?)這樣一個可謂逃避式的回應,絲毫不必理會中國大陸的崛起,繼續“凝聚台灣”,以躍升為一個“小而強的自信國家”。

  這就是這篇總綱所犯的毛病,雖然看到了一些問題,但受限於自身的思維,於是只能丟下問題,自顧自地說起來。

  它對於這個問題的說法,就是“兩岸皆應超越舊的歷史框架,以追求共同利益的戰略思維,謀求歷史遺緒所形成的戰略對峙態勢的改變”,這是抽象訴求,用白話就是說,北京應該放棄“一個中國原則”的歷史框架,其後什麼共同利益,其實就已無關宏旨了。

  這不過是一句空話,難道北京聽了之後就自己醒悟,自己賞自己一個耳光,說自己幹嘛老是要追求國家統一?

  “國際秩序正在重組”的意涵,其實就是中國大陸的發言份量正在與日俱增,雖然它自身亦有內部重重的問題,但中國大陸成為未來世局主宰者之一,面對這種發展,蔡英文沒有給出任何答案。她只說要“以世界為念”,跟對岸發展經貿要“對等而非主從”。

  問題是,這個崛起的中國大陸,為什麼要聽台灣的?當台灣否定它的前提,對它的訴求置若罔聞,它恐怕才是強調“主從而非對等”。這是否是一個可以追尋的政綱?聰明的公民們,不妨再仔細地思考一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