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洲的憂慮給北京提供了機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5 10:16:12  


據悉,對北京的訪問是作為20國集團輪值主席國總統的薩科齊在前往太平洋法屬領地新喀裡多尼亞巡視行程中臨時增加的。多方猜測此行或許與眼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場風暴有關。
  中評社香港8月25日電/德國之聲8月24日報道《歐洲的憂慮給北京提供了機會》,摘要如下:

  針對中國官媒批評西方並且要求歐元區改革,德媒認為這些批評本身雖然無可厚非,但是歐洲的憂慮給北京政府提供了機會,去炫耀自己的成績,轉移人們對本國問題的視線。 

  《法蘭克福評論報》在8月23日的評論中寫道:西方政府被中國要求改革,是有傳統的。可是,最近這些要求也朝著別的方向:美國和歐洲在經濟困境中陷得愈深,北京也就愈是聲音更大、更自信的提醒:是該從根本上改變的時候了。美國債務危機讓中國的評論家們忙了好幾星期,他們現在轉向歐元了。周一的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要求:歐元區必須採取具體措施,重建市場對歐元區和歐元的信任。……歐元國家必須改革其阻礙經濟發展的制度,歐洲必須對世界經濟'有責任意識。

  新華社對總理默克爾和總統薩科齊的會談作出類似的評論。這家官方通訊社的標題是《針對歐元區的會晤帶來的希望多於具體措施》。《環球時報》也用漫畫予以嘲諷……

  評論指出,無論如何這些批評是有理由的,然而,與國家媒體相關就不只是就事論事了。歐洲的憂慮給北京政府提供了機會,去炫耀自己的成績,轉移人們對本國問題的視線。此外,從中國的眼光來看,西方失去其經濟上的優勢,也就失去資格擁有一個更好的政治制度。

  作為西方國債的大主顧,中國覺得有權利提出建議。這個新的自我意識讓剛剛訪問過中國的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有了領教。新華社的評論標題是:《美國必須遵守對中國的承諾》。該評論稱,中國通過購買美國的債券,顯示了決心勝任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責任,表明事實勝於雄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