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益慈善需要更深刻的制度變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8 14:55:16  


今後慈善組織將從現在的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剝離出來,由民政部慈善司專門進行單獨的監管。
  首份“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報告近日在安徽蕪湖發布。“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是一套對城市慈善事業發展水平進行綜合監測和科學評價的指標體系,被形象地稱為“城市愛心GDP”,排序的高下反映著不同城市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水平。這樣一套指標的發布,無論對一個城市還是對公益慈善事業而言,無疑都是十分重要的。但略感可惜的是,這套指標的風頭還是被另外的東西搶占了,公眾的焦點似乎並不在它的身上。

  作為公益慈善組織管理者的民政部官員,對此顯然也有所認識,否則也不會主動談及郭美美等事件了。誰都不會否認,郭美美等事件的出現乃至持續發酵,對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負面的影響;所有人也都在希望這樣的壞事能夠變成好事,危機可以成為轉機。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這種符合辯證法的轉換畢竟還需要一些條件,首要的一點就是查清真相。如果認可這一點,則必然會同意媒體的所謂窮追猛打有助於查清真相,也終究有助於郭美美等事件從壞事到好事的轉換。遺憾的是,媒體仿佛並不具備如民政部官員所指的“窮追猛打”的力量,郭美美等事件至今曖昧不明,公眾至今心神不寧,就是一個比任何雄辯都有力的證明。

  郭美美等事件之後,公益慈善組織乃至監管者應該從中汲取什麼樣的教訓,採取什麼樣的補救措施?也許是個視角不同所以見仁見智的問題。而從輿論的呼籲看來,最為要害者無非兩點:一是切忌掩蓋和回避真相,須以坦誠贏得公眾諒解和信任;二是著力於從制度上進行變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