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人圈子小 黨內大老籲馬清君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9 07:59:31  


 
  不祇宋楚瑜,黨內其他大老也對馬英九祇相信親信的做法不滿,有人覺得他的親信在處理事情上,對長輩的禮數稍嫌不足。某黨內大老舉例指出,二○○八年選後曾私下跟“內閣”人士推荐某位人士出任“內閣”部會的副手,結果就接到不給面子的電話,講話口氣也不太好,難免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在扁朝一度有人建議清君側。陳水扁在後半任期還讓馬永成等愛將離開“總統府”,為何馬英九不能做到廣泛聽取意見、用人範圍大一點?清君側三個字容易,但如果馬英九沒有改變用人的態度,有可能清了這裡的君側,又來了那裡的君側,更難理清!

  而接近核心人士則為眾所指的金溥聰抱屈,他們認為很多事情金是幫馬扮黑臉的角色,替馬背很多黑鍋,完全怪金溥聰並不公平。而有些大老級的事,不管合不合理,馬不能輕易得罪,也祇有靠金溥聰去面對。

  金扮黑臉背黑鍋

  這幾天電視台叩應節目談論清君側,把矛頭指向金溥聰一人。金溥聰也許是決策核心人士,但一些不是核心人士的作為,也是引起民怨的原因之一,更不應該將這些民怨全部冠在金的頭上。

  有人舉例說,例如黨祕書長廖了以,從“內政部長”到“總統府”祕書長,再到黨祕書長,一路走來,過程迭有爭議,作風被指官僚瑣碎,頂多是“總統府”內的總管,像這樣的人,為何還可以官位一換再換,馬英九為何未稍做處理?可能原因祇是因為馬英九認識他。

  決策圈子過小,同質性又高,導致馬英九的領導和決策都欠缺廣度和深度,馬英九到南部基層,發自內心的話,常常就透露這種決策盲點,要農民“為何不早說?我不是來了嗎?”無形中把選票都送給了對手。事實上,馬英九如果祇靠一個人,並不會引發那麼多的不滿,除了金先生外,其實在幕僚群中,反而缺乏像金先生那般敢於承擔的人選,絕大部分用的是乖乖牌,也難怪馬英九每在被指凸槌時,都沒有人可以立即展開危機處理及做應有的消毒工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