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創造雙贏 建構互信
--共治共管的“實驗”將使海西發光發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5 00:25:02  


創造雙贏,建構互信。
  中評社╱題:創造雙贏 建構互信--共治共管的“實驗”將使海西發光發熱 作者:蘇進強(台灣),前台聯黨主席

  炮彈與和平鐘

  1958年8月23日,金門對岸的共軍發動震驚中外的砲戰,至翌年一月止,台海兩岸相互砲擊的戰爭,因中共宣佈“單打雙不打”,而進入新的階段;根據統計,共軍對金馬列島所發射的砲彈數達四十七萬四千九百餘發,而國軍也向福建廈門發射了十二萬八千發砲彈。

  五十三年後的八二三,金門國家公園將矗立一座讓全世界都耳目一新的“和平鐘”,全球各地矗立著的和平鐘以及台灣各鄉鎮的廟宇、教堂、學校,也將在上午十一時許,同步鳴鐘擊鼓,表達台灣人民嚮往與維護和平的心聲。而來自全世界一百廿個國家的青年代表,以及台灣朝野各界、軍方將領、曾參與過砲戰的老兵,和來自對岸的觀光客,也將齊聚金門共同見證、聆聽,將穿越海峽響徹雲霄的和平鐘聲。

  讓全世界都“聽見和平”,讓和平的普世價值在2011年的8月23日起,成為兩岸華人共同的目標。而令人讚嘆、驚豔的是,由“愛與和平基金會”董事長鄧文聰所研擬的《籌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國兩治”民主實驗區》,竟然就選擇金馬列島對岸的海西平潭島,作為實踐民主與和平的“政治特區”。其目的就在於讓台海遠離戰爭,讓台灣人民擁抱有尊嚴的和平,台海兩岸同文同種的同胞兄弟共榮共存。

  這樣的見地與構想,在台海兩岸由爭戰、砲擊,轉而為和平發展的此時此際,意義十分重大。當然,和平不可能一蹴而成,民主亦然,台灣歷經威權統治,由戒嚴到解嚴開放,期間歷程也超過四十年,台灣歷經二次政黨輪替且政權和平轉移,已成為全球的典範。

  和平是台灣的保障與利基

  不可否認,台海兩岸自國共內戰,分裂分治,或謂“樹大分枒”、“兄弟分家”,不論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都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台海的和平是台灣民主政治的保障與利基,如何與北京中南海保持良性的互動,從而建構和平發展的穩定架構,是台灣任何政黨都無可逃避的重大問題。政黨若不能負起此一責任,並予台灣人民“說清楚,講明白”的政策論述與方向,就無法勝任執政黨的責任,國民黨如此,民進黨亦不例外。民進黨在2000年執政初期,對大陸政策戒慎恐懼,陳水扁就職演說中的“四不一沒有”,即為爭取國際社會與台灣人民“放心”的宣示。未來,2012年大選,兩岸政策亦必成為兩黨候選人攻防的焦點,其原因在於台灣人民將藉此決定支持的對象。

  基於此,鄧文聰先生的精湛鉅作《籌設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國兩治”民主實驗區》,極力主張適度移植台灣發展經驗於海西特區,藉以縮短台海兩岸的距離,從而具體架構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連結兩岸人民經濟、文化、社會、安全的臍帶,深化台海兩岸的和平發展。其用心之深,創見之精,不僅符合中共中央對海西特區“先試先行”的政策,更將開拓兩岸人民對民主發展的“新天地”,樹立“一國兩治”的新典範。

  當然,“民主試驗區”不可能一步而蹴,必須循序漸進,積極而不躁進;值得肯定的是,鄧文所述也並非只是理想主義的口號,而是從戰略的宏觀,到執行層面的微觀,每一枝節,環環相扣,首尾相契,並考慮到可行性與可能的發展,利弊得失,爬梳臚列,觀照細膩,可謂近年來對台海兩岸關係發展最具創見的鉅著,令人感佩!

  因此,筆者以為,倘若中共中央真能接納鄧文的創見,不論是全部或一部份,不僅可讓海西特區的經濟效應因“民主實驗”而更發光發亮,也將使中國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中,充分展現大國自信的器度,更重要的是,如鄧文所言,將穩定台海和平,進而建構兩岸的“民主信心機制”,並透過兩岸人民在此一實驗區的共治共管,創造兩岸交流的新平台,深化與積累兩岸認同與互信,可說兩岸雙贏,全球共榮共利。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1年9月號,總第165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