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看九二共識 蕭萬長:談判須默契互信務實為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1 14:50:32  


  中評社台北9月1日電/九二共識是否存在,可能影響未來兩岸制度性協商進行,朝野爭論不休。蕭萬長昨天在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不願多談當年兩岸協商的過程是非,但他以自己多年來擔任台灣國貿談判代表的經驗表示,任何談判都必須建立在彼此默契或互信的基礎上,若無默契和互信,談判根本談不成;默契和互信必須有基礎,基礎可以明說,也可以不說。 

  蕭萬長也說,台灣的國際處境無法從任何國際法或國際政治理論中去找前例,是絕無僅有的,要很高的智慧才能生存;他了解選舉時總有些選舉語言,但冷靜下來,就可以了解台灣戰後這六十年來的生存之道。 

  台美斷交後,蕭萬長曾擔任相當長時間的國貿局長,負責對美談判。他說,即便是雙方當時並無邦交,但他仍能與美方貿易代表署官方代表在白宮或政府機構內進行談判,主因在於當時他能考慮美方立場,堅持不對外透露談判地點和對象,簽署協議也以AIT和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署名,從頭到尾未出現蕭萬長的名字,也未對外聲稱與誰接觸,贏得美方信任,使後來雙方談判一直得以維持官方規格。 

  蕭萬長說,此談判必須務實,雙方一定要有默契和互信,才能好談;當時台美的默契就是知道彼此沒有邦交,但一定要處理雙邊貿易問題;如果當時台灣執意使用“中華民國”的名號,美方大可不予理會,事情怎麼處理? 

  蕭萬長回憶,過去台灣出口商品的產地證明都標記“Made in ROC”,後來隨大陸出口商品增加,容易與大陸標記的“Made in PRC”產生混淆,造成廠商困擾。為解決這個困境,國貿局長汪彝定決定將對無邦交國家出口商品的產地證明改為“Made in Taiwan”,解決出口問題,也從此打響“M.I.T.”名號。 

  蕭萬長說,在當時“漢賊不兩立”的原則下,此舉承受很大壓力;但台灣的出口對象中有是九九.二%是無邦交國,若台灣堅持“國格”或正名,對方將無法和台灣繼續做生意,廠商將蒙受更大損失 

  蕭萬長強調,“國格、主權、正名”當然都很重要,但要看時機、看場合、看方法,而談判也一樣,必須務實為上,才能解決問題。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