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公司渴望一兩月內重返戰後利比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1 17:02:14  


 
  “中國人將在一兩個月內回來” 

  利比亞的原油儲藏量達464億桶,居世界第9位,非洲首位。戰前,該國每天出口石油量約佔全球原油供應的2%。意大利埃尼集團、英國石油公司(BP)、法國道達爾(Total)、西班牙Repsol-YPF石油公司和澳大利亞OMV石油公司等均是當地大的石油生產商。

  利比亞是中國的第11大石油供應國,但卡扎菲政權近年來對中國的投資並不十分友好。2009年,利比亞政府曾拒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投標購買加拿大石油企業Verenex持有的利比亞石油資產。

  與美歐國家不同,印中俄三國在利比亞的業務尚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去年利比亞石油日產量達到180萬桶,其中11%供應給中國。

  路透社22日刊文稱,意大利埃尼集團目前掌控著利比亞的石油業務,中國和俄羅斯或許將在石油利益的博弈中“出局”。利比亞擁有非洲最大的油氣資源,倘若失去在該國開發新資源的權利,對印度、中國和俄羅斯來說都將是一大挫折。

  早前,英國《金融時報》曾刊文稱,中國在利比亞的石油利益受到了侵害。中國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公司——中國石油長城鑽探工程分公司已經關閉了在利比亞、敘利亞、尼日爾和阿爾及利亞的能源開採業務。

  23日,中國發表聲明敦促利比亞保護其在利比亞的石油投資。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文仲亮說:“由於利比亞局勢的一些影響,我們在利比亞的投資活動是受到一些影響。我們也希望,在利比亞局勢穩定以後,對中國投資的權益予以保護。” 

  他同時認為,中國在利比亞的投資,特別是石油方面的投資,對中國和利比亞雙方都是有益的。

  隨著利比亞政治局勢逐漸清晰,國內學者也將目光投向中國在利比亞的投資。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給出了3種猜測:最樂觀的是,作為負責任的新政府,反政府武裝在獲得政權後,應該承認並履行卡扎菲政府執政時簽訂的所有合約,這樣,中國企業的投資項目將基本不受影響,在政局穩定後逐步恢復施工;比較樂觀的是,反政府武裝有條件地承認並履行合約,並以此向中國政府、企業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解決就業、增加經濟援助等;最糟糕的是,反政府武裝否認卡扎菲政府簽訂的所有合約,這樣,所有投資項目都將“打水漂”。

  樂觀的跡象並不少。據路透社報道,利比亞反對派負責重建工作的艾哈邁德.傑哈尼對中國的投資和財政援助表示了歡迎。他還強調“新政權不會採取任何歧視政策”。

  目前,中國政府已派遣了一個小組,與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保持溝通。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與“全國過渡委員會”的堅定盟友英國、美國和法國等國相比,中國代表團的規模較小。

  利比亞一個據報道價值60億美元的住宅項目,被認為是中國與利比亞雙方關係可能得到改善的最有價值的標誌。《華爾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這個被洗劫一空後的工地,經理辦公室仍保持良好狀態,其中,從2009年開始掛在牆上的中國管理團隊笑容滿面的相片,仍掛在原處。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頭從反對派委員會得到過這樣的消息:“中國人將在一兩個月內回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