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投資環境全球第三 上班族卻成窮忙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4 13:46:20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簡稱BERI)最新發布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指出,台灣的投資環境評比總分73分,較上一次今年4月時的評比進步1分,名次也進步1名,排名全球第3名,僅次於新加坡、瑞士,是近10年來最好的成績。

  台灣今日新聞網報道,BERI在報告中指出,台灣政治風險被有效地控制,並預期台灣將強化與中國大陸的經濟關係,讓台灣可以展開與其他國家及組織(如歐盟)洽簽貿易協定。

  馬政府上台後,在強化兩岸經貿關係上多所著墨,尤其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後,吸引不少國家的目光,而稅負的大幅調降,包括將營所稅25%降至17%,遺贈稅從50%降至10%,也吸引大批資金來台。

  這些資金有沒有在台灣進行實質的投資?還是單純金錢遊戲?是來炒股?還是炒房?很難去證明。不過,高失業率確實有改善,2年前大學畢業生還得靠政府的22K才不至於失業,但現在,“對未來半年就業機會”已成為消費者信心指數中最樂觀的指標。

  失業率下滑、對就業有信心,理論上都是好事,但上班族買不起房子、為什麼淪為“窮忙族”,反而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錢少”、“事多”、“離家遠”更是一般上班族的寫照,否則,也不會打開電視,一堆理財節目教人如何在x歲前賺到你的人生第一個100萬、如何讓你不會變成“薪光幫”、“窮忙族”等等。

  如果,台灣的投資環境那麼好,競爭力評比也表現佳,失業率降低,為什麼上班族會感覺“窮忙”,認為“無感”復甦呢?從“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統計可以看到,實質經常性薪資呈現負成長,薪水增加的幅度全被通貨膨脹的速度吃掉了,那麼,這些評比的進步有何意義?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