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再現寬鬆貨幣跡象 G20已有兩國降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5 10:15:31  


 
  RenaissanceCapital的經濟學家羅伯遜預計,巴西還會進一步降息,俄羅斯可能也具備大幅降息的條件。

  影響:中國加息預期降溫

  隨著一些海外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轉向,國內市場的加息預期近日明顯下降。更多的專家和機構認為,至少在近期,中國的貨幣政策應該以觀察為主。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大樹表示,中國目前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為突出,預計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仍將在6%左右,而且從之前的情況看,中國的準備金率已經上調到一個較高水平,然而數量型工具對抑制物價上漲並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國際經濟復甦緩慢,國內經濟增長速度也面臨滑坡,貿然加息恐怕不利於經濟穩定增長。

  “我個人認為,今年物價上漲壓力這麼大,加息還是必要的。但是目前不應該加,還是應該先看看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王大樹說。

  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則根本認為就不應該加息。他表示:中國目前物價上漲壓力這麼大,民眾對負利率不滿的情緒又高漲,肯定不能像巴西那樣降息。但是加息也未必是好辦法。以前中國經濟過熱的時候,貨幣政策選擇很簡單,加息即可以防過熱又可以控物價,但現在中國經濟還處於復甦階段,貿然加息並不合適,尤其是現在中國的利率比很多國家都要高,加息也可能導致更多的熱錢流入。

  鄭超愚認為,中國與西方國家不同之處在於利率沒有市場化,所以可以直接通過控制信貸量的方式達到同加息一樣的效果。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劉霞輝也預計,下半年物價漲勢可能放緩,貨幣政策可能不會進一步緊縮。

  機構也持類似觀點。民生證券認為3季度將不會加息。該券商發布的報告給出四點原因:一是相對於2008年CPI同比漲幅頂點8.7%對應的一年期存款利率4.14%,目前相對利率水平高於2008年,再次加息可能“加過頭”;二是根據目前資金實際利率和企業承受能力來看,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小;三是國內需求放緩,歐美經濟疲軟,4季度出口可能下滑;四是國內CPI回落趨勢形成,國際主要經濟體仍維持低利率,並有再度量化寬鬆的可能。中投證券也預計,9月加息概率較低。

  不過,9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的溫家寶總理的文章,讓市場對9月加息與否的判斷產生了一些分化。如華創證券解讀認為,在貨幣政策方面文章可能蘊含三重意思:貨幣政策的從緊態勢不變;國外經濟形勢將對貨幣政策制定產生影響;表外業務監管、利率、匯率調整還存在空間。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也認為:中國整體的通脹壓力仍然較大,年內央行會再次提高基準利率,只不過難以預測加息是否會在9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