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點評:網絡戰會成為新的戰爭導火索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6 09:53:07  


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官員4月22日說,美國軍方正准備成立網絡司令部,以防範網絡攻擊。(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新華網發表《陳虎點兵》欄目文章,近期,有關網絡戰和網絡攻擊的話題在一些媒體上的熱度逐漸在上升。9月12日,美國的防務新聞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伊朗的網絡戰爭》,這篇文章的撰寫者是美國對外政策理事會副主席伊蘭.伯曼,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提醒美國政府警惕來自於伊朗的網絡戰爭。
  這引出我們今天要說的話題——網絡戰會成為新的戰爭導火索嗎?

  從一般意義上講,如果一個國家遭到了有組織、大規模的網絡攻擊,同時造成重大損失,這個國家肯定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從某種意義上說遭到攻擊的國家也有權利使用各種手段,甚至軍事手段做出回應和報復。

  但是,作為一個全新的空間——網絡空間,對於一些問題的界定,存在許多我們之前未曾面臨的新情況。例如界定攻擊主體,也就是組織者,是相當困難的。

  在網絡世界中,幾乎每個人、每個機構的電腦隨時都可能遭受來自不同方向的網絡攻擊,甚至個人電腦也會遭到黑客的攻擊,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攻擊的來源界定起來卻存在著許多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攻擊來源於以個人為主體的黑客,真正以國家或是某一組織、機構為主體的攻擊來源還是比較罕見的,這涉及到所謂報復者針對什麼樣的對象。

  那問題就是,作為一個國家來說,是不是針對它領土上的電腦的攻擊行為來負責的問題。換句話來說,就是如果一個國家遭到了大規模的網絡攻擊,並能確定這些網絡攻擊來自於另一個國家的國土,那是不是就可以確定它的報復對象就是網絡攻擊來源的國家。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政府是否要對出自於它這裡的網絡攻擊負責的問題。

  顯然,這個界定是有相當難度的。因為在今天的網絡上,所謂國家、機構、組織已經超出了傳統概念上的意義,已經變得相當模糊。有這樣一個現象,一方面一些國家要求其他國家對自己國內的網絡攻擊行為負責任,另一方面又以保護人權和保護輿論自由、言論自由的理由要求這些國家放鬆對其國內網絡的管控,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的結果。

  在今天的網絡世界中,美國無疑是一個超級強國,在這個領域內,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和美國的網絡資源和能力相匹敵。於是,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就是相對弱勢的國家或群體,如何保證自身的網絡防禦能力,同時如何對自身所遭受的網絡攻擊做出反應。

  如前所述,現實中,以國家行為、有組織的網絡攻擊還是相當少見,但是我們看到利用網絡實施對別國的干預和影響的先例並不少見。儘管這種干預和干涉並不是以網絡攻擊的形式實現,而是利用網絡輿論傳播的形式,但實際上,它已經造成承受國一些重大問題,比如承受國國內政局的混亂,甚至使它現行的政府有遭到顛覆的威脅和危險。

  那麼,這樣一個廣義上的網絡攻擊行為,是不是也應該納入到網絡戰的範疇呢?受到攻擊的國家或組織是不是應該有權利做出反應,甚至做出某種程度的報復行為呢?

  就今天來看,網絡這樣一個嶄新的空間,它的定義、秩序、規則,甚至它的法律保障,還是相當模糊的,甚至存在許多空白。所以說網絡空間誘發這種戰爭的可能性就是存在於這些空白和薄弱的環節。

  今天我們雖然不敢說網絡戰會成為引發戰爭新的導火索,但事實上,這種網絡攻擊行為已經成為引發國與國之間矛盾和對抗的新的來源。看來在網絡世界中建立起一種新的規則和秩序,甚至確定有關網絡戰的一些法律定義還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今後人們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的課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