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速倒市長”背後是可怕的“集體沉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7 14:42:31  


  很明顯,呂清海是“帶病提拔”的。常識告訴我們,如果不是“帶病提拔”,一位全票當選的市長上任僅49天就被雙規,這種事發生的概率幾乎為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既然這位“速倒市長”在上任前,其“掌門”的神馬股份的負債總額就已經達到了42億元,這是一個怎樣的天文數字!即使沒有貪污腐敗的情況,把一家大型企業搞到這種地步的幹部,怎麼可以成為市長候選人呢?

  這讓筆者想到了一個問題,幹部任用條例、四項監督制度等法規、規定中,在幹部提拔條件、程序等方面的規定不可謂不嚴格,不可謂不全面,為什麼還是有些官員“上任即倒”?而且,呂清海並非個案,2009年首都機場原董事長李培英上任半年即被“雙規”,最後以受賄罪和貪污罪被判處死刑;原廣東省花都區副區長譚東方,也是任職不到一年便被廣州市紀委“雙規”……分析了這麼多,舉了這麼多例子,筆者是想說明一個問題:“速倒市長”背後是可怕的“集體沉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姑息思想。

  一位參加過幹部考察的人曾慨嘆:“幹部考察時有一種怪現象,個別座談時聽到的都是譽美之詞,民主測評人人都拿高票。”組織考察,是幹部提拔的必經程序。在考察過程中也有很多保證反映問題者權益不受損害的措施,但有些幹部卻因各種原因,對考察對象的錯誤、失德行為等方面避而不談,只舉大旗唱贊歌,使考察組無法掌握真實、全面的信息。即使在公示期間,也是私下議論的多,敢於發言的少;背後嘀咕的多,敢於舉報的少。上述現象產生的原因比較複雜,有不想說的,認為自己說了也沒有用,索性不說;有的不敢說,怕說出來遭到打擊報復;有的不能說,覺得誰提拔都是好事,誰都不容易,不能拆人家台,等等。不敢對幹部任用提出疑議,是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明哲保身,但求無過”的想法,犯著自由主義的錯誤。

  堵住幹部“帶病提拔”通道的方法有多種,但考察過程中如實反映幹部存在的問題,是對其本人負責,也是對經濟和社會發展負責,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集體沉默”是對違法犯罪行為的遷就,是對不良行為的縱容和默許。看來,幹部考察過程中,應該建立一種如實反映考察對象情況的機制,避免“集體沉默”的衍生品—“上任即倒”現象的發生。(時間:9月16日 來源:荊楚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