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中國應帶著日本翻過“918”這一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8 00:03:28  


2007年4月1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共同出席日中友好七團體聯合舉行的招待會,招待會上兩國領導人為中日友好共同舉杯。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9.18”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日子,對於中日兩國來說都很重要。首先,“9.18”是中國的災難,但它給中國帶來了新生。日本的侵略喚醒了中國的民族意識和整體的國家概念。自從“9.18”以後,中國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國民的危機意識徹底被喚醒了:套用哈姆雷特的話,生存或者毀滅開始成為中國人的問題。毛澤東所說的“感謝日本占領教育了中國人”,其實也是這個意思。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五四運動也很重要,但畢竟只是少數精英的覺醒。

  環球時報刊發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庚欣的評論文章稱,“9.18”對日本來說也是重要的日子。日本在此之前已是西方的鷹犬並且醞釀侵略中國,但“9.18”讓日本走上了一條到今天都沒有真正回頭的“不歸路”:1945年日本投降後,可見的戰爭形態結束了,但日本在心理、認識上都沒有清算。國家怎麼走上新道路?日本國民並沒有答案。可以說,日本再沒有侵略的行動和能力了,但是“9.18”對日本仍是一個永遠的痛,不同於中國的痛。近來,日本遭受了地震的巨大打擊,國內政治局面也有些混亂,總體情況不太好。但新首相野田佳彥上台後,還在探討戰犯、神社等歷史問題,包括有著歷史淵源的領土問題(像釣魚島),也說明日本還未擺脫“不歸路”。

  反思侵略戰爭關係到日本這個國家未來的方向

  當然,這對日本政治家來說是重要而敏感的任務,事關日本國家的發展方向。應該看到,二戰後日本有一些反省,包括美國的占領,也可以看作是對“9.18”的總結。但“9.18”之後日本與亞洲全面對抗,侵略戰爭把亞洲搞得“滿城風雨”,卻還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事件。實際上,占領台灣、占領朝鮮半島、日俄戰爭等等,日本在“9.18”之前的各種動作和不義,其傷害一點不亞於“9.18”。對戰爭反省不夠,不僅日本人很沉重,周邊關係也受影響。它不是簡單的心理懺悔問題。

  比較而言,日本在大國之中的包袱比較嚴重。日本現在有不少人認為,發達國家的過去都有不光彩的一面,為什麼中國緊緊揪著日本不放?其實,中國是給了日本很多機會的,比如在二戰結束後放棄賠款,遣送戰犯和日本難民,給他們撥發大米,這放在任何國家都很難做到。眾所周知,像德國、意大利這些國家,它們對戰爭的反省是比較多的。但直至今天,日本無法跟兩千多年的中國“老大哥”很好地相處,這是日本必須直面的重大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