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學者:華府對台灣大選立場呼之欲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1 15:34:44  


 
  文章說,金融海嘯以來,美國經濟久久不能脫困,眾多美軍又陷身於阿富汗、伊拉克,而伊朗核危機又迫在眉睫,呈現刻不容緩之勢。此刻美國巨鷹亟需療傷,恢復元氣。既需療傷,“收縮戰線”則是題中應有之義,從而得出台海穩定對美國“至關重要”的結論,是符合戰略思維邏輯的。

  自然,對於中國崛起以後可能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構成挑戰,美國對此自有防範。當前,只要不觸犯中國的核心利益,諸如在南中國海、南亞、東北亞等地區,美國訴諸借力使力,隔山打牛,已經應付裕如。至於台海局勢,涉及中國最核心的利益,中國退無可退,設若如此,則全球“老大”、“老二”難免就會陷入軍事對峙的狀態了。鑒此,美國自然得出凡是有利於台海穩定的事態,就是美國的優選事項的結論。

  或謂美國同亞洲強國周旋,仰仗“以海制陸”的戰略,然則,以台灣在第一、第二島鏈中的戰略地位,美國會為了台灣不惜代價同中國抗衡。此說大謬而不然。這裡用得著逆向的思維邏輯。其實美國根本無須冒著同中國陷入一場魚死網破的核大戰的風險,也可以確保台灣在美國以海制陸的島鏈戰略中的地位屹立不倒。這個辦法成本低、效益高,一言以蔽之,亦即協助國民黨維持在台灣的執政地位。

  文章說,只要民進黨執政,台獨勢力隨時可以藉機發難。以往陳水扁政府的狂熱行動就幾次震驚了整個世界。華府一年數驚,疲於奔命,況且,一旦美、中陷入軍事對峙,根本無法絕對排除這兩個核大國迎頭相撞的可能性。

  北京對台政策基線仍是“防獨”  當前北京對台政策的基線仍然是“防獨”而不是“促統”。只要國民黨繼續在台北執政,儘管不致於接受“急統”的方案,卻無論如何不會搞法理台獨。如此,按照北京強調的“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承諾,台海就不會有刀兵之災。

  何況,假如民進黨再次執政,可能再次迫使美國站在13億中國民眾反美情緒的對立面,以致窮於應付。如果國民黨繼續執政,兩岸關係持續改善,就可能化解中國民眾的仇美情緒,因為在中國民眾情緒的導向上,國民、民進兩黨所起的作用的差別之大,不可以道裡計。

  至於國民黨繼續執政,對西方國家說來,最負面的後果是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大陸和台灣將結合得更為緊密。然而,這個判斷是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作用和反作用的複雜因素作出了過份的估計所致。即使今後國民黨在台灣長期執政,也無非是重複從1927年賡續至今的國、共倏起倏落的鬥爭而已,台北與北京的關係仍然可以用“剪不斷,理還亂”來形容。在可以預期的未來,大陸和台灣的政治關係可能仍然處於“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

  文章說,綜上所述,華府基於各個層面的評估,可能樂見國民黨在台灣明年1月大選中獲勝。據此,中、美兩國對明年台灣大選持有相似的立場,就不足為奇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