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依賴美國是日本的戰略“罩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5 00:07:25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日本在經歷戰後經濟高速發展後,當前已處在轉折期,面臨重大選擇。經濟不振、政治混亂、機制和結構弊端制約、災後重建難題交織在一起,在這種局面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者為拉選票被某些勢力所左右,或者在舊有的框架下行事,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環球時報刊發中日關係史學會理事韓佐民的文章稱,去年夏天,我與一位來華日本友人閑聊。在被問及對日本印象時,我既談了日本的長處,也認為日本在一些大問題上缺乏戰略思考是一項重大缺陷。

  為了說明這一看法,我舉了一個例子。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街頭的好車主要是豐田、日產等日本產汽車,日本產品當時在中國人心目中形成了極好的印象;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也很希望改變國產汽車的落後面貌,首先想到的就是引進好使、結實、省油、適合中國國情的日本汽車製造技術。

  我當時任職的中國駐日使館在國內指示下,一直做日本有關方面工作,想引進日本汽車技術,雖多方努力卻始終沒有進展。一次,我隨領導訪問日產公司佐間工廠,在與公司負責人進行交流時,領導表達了希望與日方技術合作的強烈願望。日方雖熱情接待,卻只希望中方在進口汽車方面多多關照,只字未提在中國建廠或技術轉讓等合作事項,訪問無果而終。雖然引進日本汽車技術的努力以失敗告終,但中國發展汽車產業的計劃並未改變,而是改變方向,把目標轉向歐美。歐美人確實有眼光,有關廠商立即大舉進入中國並很快占據汽車市場,而當日本汽車業意識到短視的後果時,為時已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爭到一席之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