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媒:中國航天工程增透明度展自信大國形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8 09:29:27  


圖表:天宮一號9月27日—30日擇機發射。
  中評社香港9月28日電/香港《大公報》27日刊文說,從“神舟”、“嫦娥”再到即將升空的“天宮一號”,伴隨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航天事業也由不公開到開放透明。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記錄下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體現了自信的大國形象。

  從“神舟”、“嫦娥”再到即將升空的“天宮一號”,伴隨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航天事業也由不公開到開放透明。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記錄下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體現了自信的大國形象。

  在神舟載人航天工程的前期,對外一直是“加強戒備”。發射時間嚴格保密,發射場地嚴密封鎖,電視也沒有直播,即使是發射成功之後所披露的信息也很有限,以致於很多苦於無米下鍋的媒體只好四處打探小道消息。但這些情況近年來逐漸改變,眾多“第一次”的紀錄被悄然創造。

  2005年“神六”發射時,第一次實現電視直播,而中央電視台除連續五天進行直播外,還與台灣同行合作,讓島內觀眾也看得到直播。2007年嫦娥一號發射時,眾多媒體獲准在現場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報道,並且有一千多名普通觀眾現場觀看發射實況,這也是發射現場的第一次對公眾開放。2008年“神七”發射時,對航天員的出艙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當時就有外媒評論認為“這不僅展示了中國的科技實力,也反映了其日益增加的自信和透明度”。2010年國慶節期間嫦娥二號發射時,包括大公報在內的一批境外媒體也首次獲准進入發射現場,直接感受火箭發射時的震耳欲聾和地動山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