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外媒指北約攻利比亞意在斷中國油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9 14:09:36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據環球時報援引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文章,原題:北約利比亞戰爭針對中國———非洲司令部及中國國家能源安全威脅。

  以華盛頓為首的北約對利比亞連續數月轟炸,但這與美國所宣稱的“保護無辜平民”毫無關係。實際上,這是北約和五角大樓發起的戰略大進攻的一環,旨在徹底控制中國的經濟命門———對進口油氣的戰略依賴。中國目前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且這個差距在迅速縮小。

  仔細看看非洲地圖,再想想五角大樓新組建的非洲司令部,不難發現其中暗藏一個精心策劃的戰略,目的就是控制中國最具戰略重要性的石油和原材料來源地之一。北約的利比亞行動自始至終是為了石油。但絕不是因為美國擔憂外國供應而試圖控制利比亞的優質原油,而是為了控制非洲和中東的石油長期暢通無阻地流向中國。換言之,一切都是為了制約中國。

  從地理上講,利比亞北面背靠地中海,與意大利隔海相望。西鄰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南接乍得,東面則與蘇丹和埃及交界。非洲司令部的計劃是控制非洲及其資源並掌控誰能得到那些資源。從這個長遠戰略視角看,利比亞的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什麼北約和五角大樓對一個和平的主權國家發動如此瘋狂和破壞性的攻擊?首要原因之一是全面包圍中國在北非的石油和關鍵原材料供應地。近幾年來,華盛頓一步步製造輿論,讓人覺得中國因其巨大經濟擴張,正成為世界和平的頭號威脅。華盛頓將中國描繪為新“敵人”。再過幾年,中國或將成為西方媒體中的新“希特勒德國”。
  中國現在變得很強大,獨立性也大大增強,華盛頓和華爾街許多人感到太大的壓力。而控制住石油進口就等於捏住了中國的阿克琉斯之踵。

  華盛頓向來對中國能源和原材料公司進入非洲很警惕。近年來,隨著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中國發起大規模的非洲經濟外交。對北京來說,頭等大事是確保未來能從非洲獲得石油資源以支撐其強勁的工業化。

  美國主導的利比亞政權更迭以及“阿拉伯之春”幕後的整個大中東計劃,目的就是確保對世界最大產油區的絕對控制,以便左右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的未來政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