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宋楚瑜氣勢好?打腫臉皮當肥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2 12:07:42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宋楚瑜堅持要參選“總統”到底,是因為他自認為其氣勢比二零零零年還要好。實際上,他在接受中視主持人沈春華訪問時就強調,他現在自己的氣勢,甚至比兩千年參選“總統”時還要好,目前馬英九和蔡英文的民調均維持在百分之三十的基本盤、他則有百分之十五,只要能再從雙英各拿百分之五,便可“三足鼎立”。但當沈春華追問是否只要跨過二十五萬的連署門檻,就一定參選到底時,宋楚瑜卻又顯得信心不足,並未正面回應沈春華的問題,只說這是“法律基本要件”,他不能用自己的主觀意願說,無論如何都會參選到底,萬一到時候沒有達到二十五萬門檻,怎麼參選?

  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指出,這就是宋楚瑜心底裡的矛盾所在。一方面,他在是否參選“總統”的問題上,已是“做了過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由於“假戲真做”,拼過了頭,衝破了自己當初設定的“模糊策略”,既然已經開始進行連署,即使其副手搭檔人選並不理想,那也只得在已經“洗濕了頭”的情況下,被迫繼續洗下去。另一方面,宋楚瑜的徵求連署工作進行得不如事前預料般熱烈,以目前情況推算,根本不可能在四十五天內徵集到超過一百萬連署,因而也就未免英雄氣短,有點語無倫次,一忽兒說是“這是國民黨設的局”,一忽兒又說當初宣佈投入選舉之時,之所以喊出連署“要破一百萬”,是因為很多人認為達不到,“我就衝給你看。”。然而,照照目前情況看,不要說是一百萬,就是二十五萬八千的連署門檻能否跨過,都有點底氣不足。否則,一向自信心滿滿的一代梟雄宋楚瑜,又怎會晦氣地說“萬一到時候沒有達到二十五萬門檻,怎麼參選?”

  這就難怪,在連署進入第十天亦即已過了五分之一強的時間後,另一被聯署人李幸長就“踢爆”說,宋楚瑜是何等大人物,但他在台北車站附近的連署站,卻只撐了四天就“收攤”,可見連署有多難。後來可能是宋楚瑜感覺面子掛不住,前天中午又出來擺攤連署。親民黨發言人吳崑玉雖然澄清台北車站的連署點是移到台北車站捷運六號出口,並非撤點,但又不得不承認,基於人力考量及當地連署情況,鄉鎮站是“移動的”或不成立,由地方士紳協助。也就是說,親民黨根本沒辦法實現當初的在全台灣設立二百個連署點的設想。這除了是親民黨的資源實在有限之外,也折射出企業金主對宋楚瑜是否能當選的信心並不足,因而不敢公開相挺。因此,宋楚瑜的徵集連署工作,熱度已經快速轉冷,因為頭幾天前往連署者,多數是親民黨和宋楚瑜的“鐵桿死忠”,這些人都參加連署後,就會熱潮退燒,難以為繼。

  實際上,宋楚瑜要在四十五天的連署時限內,徵集到一百萬人的連署,難度相當大。二零零零年的那一次連署,“宋省長”的餘威仍在,台灣省政府團隊和省內的農漁會更是積極為他進行連署工作,但也僅只是徵求到一百零六萬八千八百八十八人連署,在經“中選會”核驗,剔除了不符資格(包括連署人未滿二十歲,重覆連署,沒有在身份證影印本上蓋章等)的十一萬九千六百二十五人後,就只剩下九十四萬九千二百二十三人符合規定連署資格。但宋楚瑜今次的連署則失去了上述有利條件,而要徵集到一百萬人的連署,這是一項龐大的工作,要有大量工作人員登記並收集聯署人的身份證影印本,但台灣省政府團隊早已煙飛雲散,農漁會也大多重新掌握在國民黨手中,組織力量就有問題,即使是有人肯做義工(估計約需逾千人參與工作),每天的飯盒錢及連署表格的影印作業量也不少。這又牽涉到“財”的問題,宋楚瑜找了不少企業主,響應卻是欠佳。

  另一方面,宋楚瑜對他能在馬英九和蔡英文兩邊分別拉走百分之五的選民,也未免自視過高。因為蔡英文現時的百分之三十多的民意支持度,並不能完全反映民進黨的基本盤。實際上,二零零八年的“總統”大選,謝長廷雖然狂輸,但也拿下百分之四十二的得票率,因而估計民進黨的百分之四十二基本盤仍然穩固,蔡英文聲勢再差,選情再冷,也不會低於陳水扁在二零零零年的百分之三十九得票率。因而宋楚瑜能否在民進黨的基本盤中拉走百分之五的選票,不容樂觀。

  當然,由於有不少深藍選民不滿馬英九,這種怨氣可能會轉化為“含淚不投票”的棄選行為。而宋楚瑜的參選,則有可能將會吸引到這些“投馬英九不服氣,投蔡英文不放心”的選民,因而會讓馬英九流失部分選票。但即使是宋楚瑜能從馬英九的身上拉走百分之五,他的的得票率也只不過的百分之十八左右。這正是宋楚瑜“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宿命所在,並因此將會把馬英九拉下台,這就將會應了“泛藍千古罪人”的咀咒。

  更令宋楚瑜尷尬的是,“獨”派團體聲稱要為宋楚瑜徵集到十萬個連署,這就成了宋楚瑜的“負資產”。也就是說,“獨”勢力相挺未必能為宋楚瑜加分,相反卻會促發國民黨的內部團結意識,這將更不利於宋楚瑜的選情。因此,馬英九並不把宋楚瑜放在眼內,一直深信泛藍支持者已從二零零五年台北市長選舉中學會了“棄保策略”,屆時將會令到宋楚瑜輸得很慘。實際上,在台北市長選舉中。由於泛藍選民運用了棄保策略,使得一代梟雄宋楚瑜也只僅得五萬多票,未能跨過百分之五的的得票率門檻,迫使宋楚瑜發誓“退出政壇”。而在“五都”選舉中,親民黨才拿下寥寥幾席的市議員席位;宋楚瑜親自為楊秋興站台,也無法號召選民去投票支持楊秋興。這些,均已證明宋楚瑜本人和親民黨的實力,已逐漸消散。 

  而且更重要的是,宋楚瑜的民調雖然一度高達百分之十八,但是被人作為政治工具灌了水的。實際上,既然國民黨自己可以在民進黨“總統”初選的民調過程中,動員組織系統參與民進黨的電話詢問作答,支持對馬英九威脅最小的人,那麼,民進黨同樣也可以將這種“將水攪渾”的經驗,套用在宋楚瑜的民意調查中,動員民進黨的支持者,在接到電話調查時,故意表態支持宋楚瑜,從而將宋楚瑜的民意支持度飆高,以迷惑宋楚瑜,促使他下定決心參選,以形成“鷸蚌相爭”態勢,把馬英九拉下台。然而,民進黨黨工卻又已經明言,“歡迎大家給宋連署,票投給誰是另一回事”。宋楚瑜不要高興得太早。 

  因此,宋楚瑜的“現在氣勢比氣勢比二零零零年要好”之說,只不過是“打腫臉皮當肥仔”的自我澎風而已。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