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須追究公民黨蛻變為“包訟集團”的法律責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3 10:38:15  


  中評社香港10月3日電/上周短短一個星期內,香港法庭對兩宗眾所矚目的官司作出裁決,政府一勝一敗,造成的社會影響雖然不同,但相同的是兩宗官司皆引起社會公憤,全城鬧爆公民黨,要求徹查公民黨涉嫌“包攬訴訟”的刑事行為。事實上,回歸以來,不少事關重大的司法覆核案均由熟悉法律的公民黨大狀律師在幕後操縱。公民黨蛻變為“包訟集團”,令司法程序成為他們謀財、謀權、謀政治目的之工具。當局須堵塞漏洞,追究“包訟集團”的法律責任,公民黨也必定要“票債票還”,在接踵而至的幾場選舉中受到選民懲罰。

  兩宗官司皆引起社會公憤 

  文匯網今日刊登評論文章稱,香港高院上訴庭上周三裁定,政府在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上訴得直。一直被公民黨“雪藏”的“興訟人”朱婆婆,踢爆公民黨“包攬訴訟”的真面目。朱婆婆證實當初是有人叫她打官司,“我唔係有心搞,不過,他們(公民黨)同我講,我又‘矇查查’,我老人家懂什麼?”公民黨大狀聞言方寸大亂,不但拒絕公開對質,還誣衊朱婆婆“講反話”、“唔識講”。公民黨“包攬訴訟”狙擊港珠澳大橋,法官判政府要付三分之一堂費,其餘三分之二由法援支付,公民黨的大狀律師們無論輸贏都有巨額金錢落袋,這是“包攬訴訟”掠奪納稅人的刑事行為。而且,縱使政府上訴得直,但因為工程拖延半年而導致的建設成本上升及工期的拖延,令興建大橋的成本大增65億元。

  高院原訴庭上周五裁定,《入境條例》違反《基本法》。法院將於本月26日傳召雙方代表律師商討執行細節,倘落實裁決,意味目前全港12.5萬名居港滿7年的外傭都合資格申請居港權,連同家屬更可能多達40萬人。這將再為香港製造一場人口危機,對香港福利、勞工、教育、醫療、公屋和人口政策帶來巨大衝擊。假若合資格居港的外傭有一半申領單身人士綜援金,每年庫房要多花15億元;醫療開支更要每年增加近20億元,所耗費的公帑實在難以計算。更令人憂慮的是,本港勞工市場會首當其衝,失業率會即時推高到超過百分之十,港人飯碗難保,勢掀恐慌。此案激起社會強烈公憤,全城鬧爆公民黨。有抗議團體打出“狀棍實歹毒,毀我好家園”橫額,表達了廣大市民對公民黨的極度憤概。公民黨急忙砌詞企圖“淡化”官司的嚴重影響,進一步暴露公民黨的訟棍本色,捏詞辯飾,顛倒是非,奸回巧詐,圖逞伎倆,企圖侮辱市民智力和常識判斷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