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學生會“藏污納垢”?值得警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5 09:04:10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偉撰文批評學生會,稱“大學的團委和學生會,早已成為高校的藏污納垢之地”。他認為高校的團委、學生會,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官場醜陋生態的縮影。學生會的許多做法,是中國體制內最糟糕做法的複制。一方面是不少人對高校學生會的存在意義和作用持保留意見,另一方面又是大學新生入學後擠破頭想加入學生會。

  學生會是否真的淪為“藏污納垢”之地?南方都市報刊登評論文章稱,人大副教授撰文批評“大學團委和學生會早已成為藏污納垢之地”,此話有點以偏概全的意味。難怪此話一出,網友一片嘩然,並有學生幹部要其公開道歉。雖說學生會的正面價值不容否認,我們不能武斷地說所有學生會都“藏污納垢”,但是現實大學生態中的學生會的功能確實在被扭曲、異化。大學學生會儼然成了官場醜態的縮影。

  “有限的支教名額被校級學生組織瓜分”、“每年換屆階段學生會競爭對手之間暗中互相傾軋、手段極其卑劣”、“學生組織公款吃喝盛行”、“學生會幹部,官腔連篇,言不由衷,無出其外,敗壞了人大學生的形象。”儘管陳偉副教授說的是他在人民大學看到的現象。但是,放眼望去,其他大學的學生會何嘗不是這樣呢? 

  文章稱,2007年9月20日《新商報》報道:記者在大連某高校的學生會招新現場發現,學生會為緩解經濟壓力,加入了一條入會新規,新生想進學生會必須自帶1000元的“嫁妝”———贊助費。2008年11月4日《濟南時報》報道:濟南某高校大學生小王,為能當上學生會幹部,花5000元四處打點,光送領導的一盆花,就花了近千元。他還訂下學校周邊的飯店,請老師和上一屆學生會的“元老”分別大吃了一頓。最終如願以償地在院學生會任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