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崛起期中國應汲取德日教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5 11:16:49  


  當中華民族這個老實人數百年歷經磨難後,又一次迎來“盛世”時,這個老實人內心的愉悅是無與倫比的,內心的衝動是觸手可摸的。恰恰在這個時候,中國的周邊又不太平,而且還將越來越不太平。於是,歷史上從未有過思想啟蒙和精神洗禮的中國人,其內心的衝動是否可能會演變成另一場騷動?

  今日中國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傾向,就是民間對軍事的近乎狂熱般的熱情。只要對近年中國各地電視台的欄目收視率做一個粗略關注就可發現,任何與中國發展有關的題材,只要與軍事沾上點邊,那基本上就不愁成不了“收視拉動器”。

  一般來說,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有著相當數量的軍事愛好者或發燒友,這是一種無可非議的常態。但如果當這種對軍事的熱情,從軍事發燒友較大規模地蔓延到民間,並在民間形成一股對軍事的熱情,人們就需要予以謹慎的對待了。

  今日中國:軍事發燒,思想漠然

  對現階段的中國而言,這在相當程度上是中國崛起並隨之帶來的民族自豪感的反映。經歷了過去數百年的積弱貧窮之後,在中華民族的集體心靈深處,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悲情。這種悲情既見之於中華民族百年前的焦慮和騷動,也見之於其今天的自豪與某種程度的膨脹。

  對一個曾經積弱貧窮的民族來說,渴望強大無可非議,但強大的目的又是什麼?強大的途徑到底在哪裡?對軍事的熱情若不伴隨對思想的追尋,那麼前景便有點堪憂了。

  今天中國的實際情況正是如此,亦即在軍事熱上升的同時,是民間對思想的淡漠。從人性的角度說,一個對思想不感興趣的人,可能是一個能幹之士,但必定不是一個有深度的人;以此類推,一個對思想不感興趣的民族,可能是一個發展迅速甚至具有極大潛能的民族,但必定不是一個能長久持續穩定發展,而且能穩健地把握自己發展方向的民族,因為在這個民族的內心深處,充滿了浮躁和茫然。

  這種思想的漠然,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百年前的德國和日本。百年前的德日兩國一如今天的中國,經濟、軍事迅速發展,但思想卻處於低位運行的狀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