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投保協議談判 “陸委會”稱有進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9 21:44:05  


  中評社台北10月9日電/兩岸投資保障協議關鍵的業務溝通今天登場。“陸委會”發言人劉德勳表示,這次談判有進展,還剩部分細節,雙方各自帶回討論。至於江陳會能否在10月底登場?他表示“正在努力中”。

  中央社報道,兩岸投資保障協議進入最後談判階段,大陸商務部條法司司長李成鋼一行8日晚間抵達台北,今天與台灣方面展開談判。

  官方對業務溝通的地點保密到家,刻意避開外界原先猜測的台北市各大飯店,雙方人馬昨晚抵達新北市的深坑一家旅館,談判專用會議室門外還架起屏風,相當低調。

  兩岸投保協議上次談判是9月8日至9日,由“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長凌家裕等人飛抵北京協商。其中台商保障、爭端解決機制、陸資來台等3個核心議題,雙方未能達成共識。

  “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劉德勳今天在最新一輪的協商結束後表示,這次的業務溝通中,雙方延續先前的議題,“有一些進展,不過還有部分要各自帶回再討論”。

  一位兩岸事務高層官員指出,這次業務溝通中,談判雙方就投保協議文本進行確認,包括爭端解決機制等。

  官員指出,在P2G(投資人對政府)的糾紛中,大陸堅決表示不接受國際仲裁,目前在投保協議中簽署國際仲裁機制,“幾乎已經不可能”。台灣談判團隊力求突破,要賦予調解機制強制力。

  官員說,爭端解決的方式有很多;雙方最後列入考慮項目之一是“調解建議書”,即在政府與投資人都接受調解的狀況下,由公正第三方(調解人)寫下建議書,這份“調解建議書”將送往法院,列入判決依據,若談成功,可望替台商提供保障。

  他解釋,政府與投資人之間的調解大致上可分為Volunteer(政府自願)與Binding(強制調解);不過,“調解建議書”的作法其實沒有強制力,換言之,大陸政府若堅持不與投資人進行調解,就不會進入這項程序,更不會有調解人寫下“建議書”。

  面對外界可能質疑最後談成的協議保障效力,這名人士無奈表示,談判團隊已經盡力,“原先我們期待往前走十步,現在只能向前一步,難道我們就不走那一步嗎?”

  他並比喻,若原有的傷口需要以大型繃帶包紮(指台商在大陸投資受害事件頻傳),但目前談到的保障效力只能算是“OK繃”,“那你要不要先把傷口貼起來?還是沒有繃帶,就讓他繼續流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