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 劉憶如:薩金特早該得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1 14:52:00  


  中評社台北10月11日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由紐約大學教授湯馬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與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克里斯多福.席姆斯(Christopher Sims)共同獲得,兩位都是知名的總體經濟計量學家。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昨晚聽聞得主名單,直說薩金特“早就該得了!” 

  中國時報報導,劉憶如表示,兩位得主提出總體經濟因果關係的方法論,用“向量自回歸模型”(VAR)得出結果,簡單來說就是,總體經濟的因果關係非常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要釐清非常困難,所以必須用VAR計量去得知,一個經濟變數,不但受變數本身的過去歷程影響,同時也受其他經濟變數的現在與過去發展所牽動。VAR模型可用來分析為何會導致現階段的經濟危機。 

  薩金特是總體計量經濟學大師級人物,與華萊士(Wallace)等人倡始理性預期學派,但相關學說是由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Lucas)手上發揚光大。盧卡斯於一九九五年就先單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而劉憶如在芝加哥大學就讀時,總體經濟學就受教於盧卡斯。 

  劉憶如指出,理性預期理論是,同樣的事件,會因為有無預期、行為不同,而有不同效果,例如金融海嘯時,沒有預期各方會同時救市,所以出手的效果很強,但現在面臨歐債危機,因為大家已有預期會出現救市措施,所以效果就不同。 

  台“中研院院士”胡勝正指出,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前任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史班的作為引起批評。這次經濟學獎由美國經濟學者薩金特和席姆斯兩位理性預期理論派獲獎,或許就是希望提醒世人留意貨幣政策的使用。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