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接連罷運:出租車業病入膏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3 18:00:11  


漫畫:前堵後追
  中評社香港10月13日電/美國《僑報》10月13日載文《接連罷運:病入膏肓的出租車業》,摘要如下:

  近日,兩宗熱點事件再次把出租車行業推上風口浪尖。其一,是福建省廈門市發生的“的哥”暴力罷運事件,當地上百輛出租車被砸,多人被打。其二,是《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和大陸知名演員姚晨的爭論,前者認為出租車漲價可同時解決打車難和“的哥”收入低的問題,後者則稱不如先降低“的哥”每月繳納的“份子錢”。“姚言”大戰“胡說”,引發網民熱議。

  的確,出租車行業已經成了大陸城市的一道瘡疤,近7年已發生逾百起集體停運事件,導火索多是“的哥”收入過低。而背後的“黑手”卻是壟斷。

  大陸知名刊物《半月談》記者曾調查發現,當前多數城市實行的出租車業特許經營、出租車公司壟斷收益這一管理體制,使部分出租車公司成為“全世界投資回報率最好的企業”,為了謀生,“的哥”須向公司繳納高額“份子錢”。一名廈門罷工“的哥”透露,每月“份子錢”達六七千元(人民幣,下同),餘下的收入卻只有2000元(上海《東方早報》)。

  叫苦連天的不只是“的哥”,還有乘客。在政府負責定量、定價的情況下,出租車行業缺乏競爭,服務質量下降是必然的。欺客、宰客、拒載、飈車等問題十分突出。

  “窮了司機、苦了乘客、富了公司”——這是當前大陸出租車行業的真實寫照。令人感慨的是,出租車行業的壟斷現象幾乎已成全民公敵,屢遭批判,卻總是巋然不動。曾有北京司機狀告運輸管理局,案件當然是以意料之中的敗訴收場。而像《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這樣的言論依然充斥坊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