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南海問題抗衡美國金融霸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7 00:33:36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南海權益紛爭今年進一步激化,不僅越南、菲律賓等國與中國分庭抗禮,日本、印度、俄羅斯等國也都加入了南海爭端大合唱。這對中國維護南海權益提出了嚴峻挑戰。

  南方網的評論文章稱,當前南海爭端激化,以及中國處理南海問題,一定要知其根本是因為美國霸權在東亞區域受到越來越大衝擊,中國在南海的作為在美國看來已威脅到其核心國家利益,實質上是大國爭端。而印度、日本、越南等國不過是做了大國爭端的棋子,它們對南海的戰略需求與中美兩個大國完全不同。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已經逐漸退出物質生產領域,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同時以金融為主的服務業占比不斷提升,美國經濟日益虛擬資本主義化,因此美國需要以軍事霸權維持美元霸權即金融霸權,這樣才能保證美國發行超量美元貨幣“打白條”維持價廉物美的美式生活方式。美元霸權的主要表現,是世界主要實體經濟區對外貿易往來主要用美元計量、結算並以美元作為儲備單位。當前東亞地區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實體經濟區,美國必須保證這一區域長期以美元作為國際流通貨幣,否則美元霸權在東亞區域的崩潰,就意味著美元霸權在全球的崩潰。對此可能帶來挑戰的,是隨著東亞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人民幣地位日益強勢且有可能成為新的國際貨幣。

  過去十餘年間,美國忙於反恐戰爭,對東亞區域的關注顯著減少。中國在此期間致力於推動東亞區域的貿易和經濟一體化,目前中國已與東盟國家形成自由貿易區,中國與日本、韓國的自由貿易區建設也在談判過程中,東亞區域的經濟一體化趨勢也已出現。與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相互融合同步,作為區域經濟增長引擎的中國,其貨幣即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強,一些重要的新興經濟體開始與中國進行貨幣互換,人民幣在東亞區域成為結算單位甚至儲備單位,也就是說東亞形成人民幣圈,已經初現端倪。東亞經濟一體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將使東亞區域經濟逐漸脫離美國控制,這是對美國霸權的巨大威脅。2009年日本民主黨上台執政後,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提出和中國一起建設“東亞共同體”,引來美國極力反對,美國還有意惡化沖繩美軍基地搬遷問題將鳩山由紀夫趕下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日本在經濟上並進而在政治和安全上脫離美國的安排。而南海作為連結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亞洲“內湖”,一旦處於中國影響範圍,東盟國家必將完全與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聯為一體,人民幣在此區域將取代美元的作用,這已碰觸到美國的核心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