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溫總理提出不押貸、不抽貸的政策是精准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7 11:05:10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信泰可以說是被逃跑的。”10月12日,一家給信泰集團做配件的金屬製品企業董事長吳旭升這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他稱,“溫州跑路企業主,一些是由於面對宏觀政策短期急劇變化引起的資金鏈危機——從兩年前的寬鬆,到現在的緊縮——而無法適應,就像信泰。如果貨幣環境平緩的過渡,很多企業是死不掉的。”

  “跑路”的政策誘因

  “兩三年前,政府促動信泰進軍太陽能產業,實現業務轉型。我們給信泰做配件,據我了解,信泰的太陽能方面的投入是最多的。”他稱,那時候貨幣政策比較寬鬆,四萬億刺激計劃出來,政府底氣十足,銀行很容易承諾給貸款。現在兩年不到,貨幣政策驟然收縮,還掉的貸款銀行就不再續貸了。“因此我說信泰是被逃跑的”。

  吳稱,在溫州逃跑的企業主裡面,不少是做投機、民間借貸的。“像信泰這樣,因為貨幣政策驟然轉變資金鏈斷裂的,應該在一半左右”。

  浙江省中安擔保集團董事長譚建國也向記者表示,通常企業轉型會有個資金安排計劃,如果環境改變超出企業家的預測,加上銀行貸款多為短期,這樣資金周轉就不免出問題。

  “政府政策的持續性不強,從經濟規律上說,很少有行業能夠實現3年回本。現在兩年不到貨幣政策就大變,信泰走入困境,不僅是自然經濟規律的淘汰,逃跑企業主中就不少是由於這種原因迫使的”。在吳看來,這波溫州老板跑路潮中,政策因素也不容忽視。

  2008年,一企業貸款了20億元,分成10筆一年期貸款。這20億一下子要投入到固定資產中,就涉及到短貸長投。

  “之後每年還貸2億,還了以後銀行再續貸2億。但是這些產業投入又不能馬上產生效益,為了維護在銀行的信用,企業往往就會先借2億的高利貸,等新貸款下來以後再還回去。”他稱,“但政策一下子收緊後,2億的貸款還了以後不能續貸,民間借貸就越滾越多,利息很高,資金就周轉不起來了。”

  “即便不採取暴力,企業老板也受不了,就逃跑了。”吳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