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航空周刊》﹕解放軍已能“全球到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8 10:53:27  


 
  除拓展力量投送的範圍以外﹐報道認為中國在情報保障﹑空中加油以及空運能力上仍有不足﹐但中國正在努力彌補。

  報道稱﹐遠距偵察﹑監視和情報收集對於中國而言仍然是問題﹐中國正在發展的偵察衛星﹑無人偵察機和臨近空間飛行器主要都用於指揮﹑控制以及偵察監視任務。

  該報道認為﹐中國的遠程空運部隊顯得“微不足道”﹐祗有大約10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空中加油機也祗有不超過20架轟油-6﹐後者是一種在轟-6轟炸機基礎上改裝的加油機﹐能攜帶的燃油量非常有限。報道稱﹐現在祗有1/4的中國戰機能進行空中加油﹐但這個數量正在增加﹐“考慮到中國空軍在航程方面需要覆蓋南中國海周邊的國家﹐而空中加油能力在其中發揮首要作用”。

  實際上﹐像《航空周刊》這樣關注中國軍力發展的媒體近來並不少見。路透社10日刊發題為“中國的軍事積累還會走多遠﹖”的長篇分析﹐對中國的航母﹑殲-20隱形戰機以及軍費等問題老調重彈﹐並稱“中國遠超預期的軍事建設計劃已經驚醒美國及其亞洲盟國﹐並且可能會幫助五角大樓擺脫國會的防務預算削減威脅”。

  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對中國軍力的所謂分析報道仍未能擺脫“中國威脅論”的老調﹐強調中國的遠程投送能力無疑是在激化中國和周邊國家特別是南海諸國的矛盾。

  《航空周刊》稱﹐目前中國空軍已能夠發起一場半徑為1000公里的空中戰役﹐並且在2030年前將這一距離延伸到3000公里。報道還露骨地挑撥稱﹐對海上爭議領土的主張並不是這種雄心的唯一解釋﹐距離中國3000公里的不祗有關島﹐也包括印度尼西亞群島﹐而中國要對付印度甚至不需要3000公里﹐解放軍攻擊半徑完全可以覆蓋印度全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