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北大答記者問:不歡迎冷漠的學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0 16:15:40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日前北大在“中學校長推薦”細則中提出“不孝敬父母不得推薦”的規定,曾引發不少教育人士和家長的質疑,對此,北大19日在官網上回應稱,很多學生智商可能很高,成績可能非常優秀,但對父母和他人充滿了冷漠,北大不歡迎這樣的學生。

  家長:沒有父母願意揭發孩子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日前,北京大學發布了2012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中學名單和《實施細則》。其中首次提出“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薦”的明確規定。此規定一出,引發熱議。就此記者採訪了一些深圳的中學生家長。

  朱女士兒子在寶安中學讀高二,她認為北大新規出發點是好的,對學生有約束和提醒作用。她認為孩子即使讀書讀得再多,如果不孝順父母,也得不到認同。不過,讓朱女士疑惑的是,這孝順父母的標準定義是什麼?高中生一般還未成年,是否只有認真讀書、聽父母話、不亂交異性朋友、父母生病噓寒問暖等才算孝順。高中生穿梭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簡單生活,跟父母發生衝突幾率少,產生不孝順的行為幾率少。對此,她認為,對“孝順父母”話題,每個父母看問題的角度和想法都不一樣。不過,話說回來,在孩子的前途面前,即使孩子有不孝順的行為,父母一般都不會去揭發。“不是太惡劣,做父母的怎麼會那樣做呢?”朱女士說。

  羅湖的段女士有不同意見,其女兒在深圳市第二外國語學校讀高一。她認為“將不孝敬父母不得推薦”單獨列出來,根本沒有必要。孝順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本質性的問題,應放在綜合素質、人品等大方向裡考察。

  北大:不歡迎冷漠的學生 

  19日,北大招辦官網上以“答記者問”的形式,回應多個話題。北大招辦稱,“不孝敬父母不能推薦”是一個禁止性的規定,它不能被反過來解讀。“這是做人的起碼良知,如果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也可以被中學校長推薦到北大來就讀,我們就沒有盡到教育者應盡的責任。” 

  但北大招辦也稱,為孝敬父母制定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很困難。不是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數字去量化和標準化,“之所以要明確這一規定,是因為現在很多學生智商可能很高,成績可能非常優秀,但對父母和他人充滿了冷漠,認為所有人都該為他服務。北大不歡迎這樣的學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