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銀行業“步步驚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7 15:08:53  


  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美國銀行業三季度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的成績單,在華爾街各大巨頭中,只有高盛報虧,摩根大通、美銀、花旗和富國都實現淨盈利,連一度遭市場質疑的摩根士丹利也稱淨利達到21.5億美元。一些人為此鬆了口氣,以為在遭遇歐美債務危機輪番重挫後,美國銀行業依然堅挺。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但事實並沒這麼簡單。看一眼各大銀行的營業收入和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其窘境顯露無疑。高盛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大降60%,摩根大通降11%,美銀的投行和交易業務降了26%,花旗證券和投行業務也降了12%。可以說,在歐洲同行面臨流動性短缺、資產大幅減記之時,美國銀行業即使尚存一些免疫力,但也感受到了大西洋彼岸的“步步驚心”。

  按照高盛自己的話說,“最大的威脅是歐洲債務危機蔓延帶來的間接風險敞口”。這個敞口不可估量,全面衝擊美國銀行業的各項業務。

  “如今的金融市場全部關乎歐洲”,市場極為脆弱,來自歐洲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掀起全球的狂風巨浪,股市、商品市場波動性增大,加大投資銀行業務難度。由於歐債危機一波三折,造成巨大不確定性籠罩著華爾街,避險情緒高漲之下,高風險資產遭遇大規模拋售,導致銀行按市值計價的損失加大。第三季度,在次級貸款和商業抵押貸款證券市場,主要指數下跌約10%。

  此外,按高盛最新報告所言,美國大銀行之間的關聯度非常高,基本都在80%以上,而與歐洲銀行的聯動程度也大幅上升至78%的歷史高點。如此之高的關聯度,導致投資者對歐美銀行一視同仁,二者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也是年初以來歐美銀行股表現雙雙差於大盤的原因。“歐洲危機何時休?”這恐怕是當下所有華爾街巨頭的心聲。

  幸運的是,目前美國銀行業流動性尚足,短期沒有融資需求。單從直接風險敞口來看,它們也不必太過擔憂。即使情況較差的摩根大通、花旗和美銀,對歐洲主權債務的直接敞口占其總資產的比例都不到8%,加之每家銀行都持有風險違約調期(CDS)等大量對衝風險的工具,風險程度大大降低。

  對美國銀行業來說,不管做沒做好準備,寒冬正在逼近。於蕭瑟風中,各個銀行唯一能期待的就是歐盟各國在爭吵不休中找到解決債務問題的途徑。畢竟,擊潰恐懼後,方能得安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