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薄熙來:唱紅 發展才能“好戲連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8 10:29:45  


 
  薄熙來說,與沿海相比,西部對外開放的基礎和條件的確較差,但只要把環境搞好,政策設計好,找對路子,照樣能高歌猛進。重慶正在形成內陸的開放高地,2007年到位外資10多億美元,今年至少90億;去年還“走出去”,實現了對外投資50億美元。在中央支持下,重慶設立了中西部的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外高新技術企業已經入駐。過去幾十年的開放模式很大一塊是“兩頭在外”,搞加工貿易,內陸由於運距遠,物流成本高,只能到沿海去“打工”。但近幾年,重慶成功地建起了全國最大的筆記本電腦加工基地,主要原因是探索出“一頭在內,一頭在外”的加工模式,實現了零部件配套的本土化,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隨著渝新歐鐵路的貫通,我國又有了一條大運量、低成本的對外貿易大通道。以重慶為平台,把中西部的加工貿易和進出口搞起來,這對全國經濟也是個新的增長點。

  為政者,如果總是瞻前顧後,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的“羽毛”,就什麼事也幹不成 

  青海日報總編輯劉力群說,重慶城市建設成就斐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外界有些人總喜歡把城市建設一概而論,冠以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在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中,重慶的幹部抱著什麼樣的心態? 

  薄熙來說,對幹部來說,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就得多做些對人民有益的事。至於說到城市建設,只要符合實際,順應民意,能有效改善民生,那麼,說“政績工程”也好,“形象工程”也好,都不必在意。為政者,如果總是瞻前顧後,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的“羽毛”,只想著穩穩當當地陞官,那就什麼事也幹不成。

  薄熙來說,為政者要看得長遠些。在大連時,當時下決心建了個星海廣場,1.8平方公里,也有些不同意見,但政府把這塊地用作廣場,就可以讓廣大市民永久享用了,而不是任何開發商獨享。有些人喜歡說些怪話,中國這麼多人,閒話還能免得了嗎?只要老百姓受益,就足夠了,咱心里也就踏實了。反之,如果在其位不謀其政,不給老百姓辦事,這個城市、這個地方就永遠不會進步。當然,對批評意見又要心平氣和,用心去想,不該幹的事,超過城市發展財力的事不能幹;不能置百姓迫切需要解決的生活問題於不顧,去搞一些適應少數人的豪華設施,那是極不恰當的。

  改善環境,改善民生,是要花些錢,但和發展經濟是個辯證統一的關係 

  黨報總編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重慶財政並不寬裕,但這些年整治環境、改善民生花了不少錢,不僅沒有造成債務、影響發展質量,反而越來越紅火,GDP、財政收入增幅等多項指標還居全國前列。對此,總編們充滿好奇。

  薄熙來說,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基礎。但也要注意處理好幾個關係,特別是民生的問題,綜合環境的問題,幹部廉政的問題等。如果只是悶頭幹活兒,幹著幹著,就容易產生主觀性甚至盲目性,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從而影響經濟高效、可持續的發展。

  薄熙來說,發展經濟需要很多必要條件,比如搞環境建設,包括“五個重慶”,都要花不少錢,這會不會影響發展呢?剛才我講了,其實環境也是經濟問題,是發展的基礎。環境搞好了,不僅市民受益,而且城市增值,甚至“身價倍增”,內外資爭相湧入,自然會更好地推動發展。要算清“大賬”,從長遠的發展來下功夫,搞好環境,使發展更有後勁。

  薄熙來說,講到民生與發展,為什麼重慶要強調“縮差共富”?這是因為,走共同富裕之路,探索發展與民生良性互動的科學途徑,凝聚大多數人的智慧和力量,對發展將是持久的動力。只有走共富之路,才能調動最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發展才有了內在的驅動力和社會的合理性。如果出現兩極分化,發展成果不能共享,多數人會做何感想?怎麼會有發展的積極性?!如果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里,整個社會的消費又怎能上得去?最終就會導致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失衡,發展難以持續。講到反腐倡廉,像文強、陳洪剛那些貪官一家佔著二三十套房子,一般市民卻連基本的住處都困難,肯定有怨氣,哪有心思去謀發展呢?所以,改善環境,改善民生,是要花些錢,但和發展經濟是個辯證統一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