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公眾不需要北京環保局出面“說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3 17:47:34  


10月30日14時35分,北京西四環因大霧擁堵。當日,北京發布今年入秋以來首個大霧黃色預警信號。
  北京市環保局官方監測的空氣質量數據與美國大使館的監測數據有出入?此事在網絡上引起公眾熱議。通過微博訪談,公眾對北京市環保局與美國大使館監測數據為何有出入有了了解:一是二者所使用的監測標準是不一樣的,美國大使館的更高一些;二是北京市環保局在全市設點監測,其公布的數據代表北京市全市的整體水平,而美國大使館只是監測大使館附近的空氣。由此看來,雙方的監測數據儘管不一樣,但二者確實也不具有可比性。
  
  空氣質量監測標準的差異雖然可以解釋,但是公眾卻要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空氣中,在這方面,公眾最有發言權。公眾之所以質疑北京市環保局的監測數據,就是因為公眾認為現有的空氣質量不像北京市環保局說得那麼好。這時候,責任部門應該聽取公眾意見,借鑒美國大使館測檢測標準,而非小肚雞腸、拐彎抹角地譏諷。
  
  而且,北京市環保局通過微博訪談回應公眾質疑,其目的是進行危機公關。這時候,新聞發言人應該首先讓公眾理解自己的發言意圖,而非把一個數據問題上升到政治層面,並稱標準的改變依靠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看哪個大使館在幹什麼”。如此一來,公眾對現有監測標準的質疑就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得不到任何回應。
  
  北京市環保局似乎忘了,滿口美國大使館怎麼樣,公眾不應該怎麼樣,我們的工作怎麼樣,這樣說教味甚濃的訪談,由於缺乏公眾的關心與回應,而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而在微博訪談這種新形式的公關背後,隱藏著的卻是責任部門的陳舊思維——用樹敵的方式來轉移公眾對自己質疑的注意力,似乎這樣就能說服公眾並撇清自己的責任了。
  
  公眾不需要看美國大使館的“眼色”,同樣也不需要北京市環保局出面說教。公眾需要的就是翔實的數據,並且能依靠此數據得出真相,明辨是非。如果責任部門做不到這一點,再多的眼色和臉色,也都掩蓋不住公眾內心積聚的越來越多的質疑。而一個得不到公眾積極回應的危機公關,也只能徒具形式,毫無意義,讓人傷心。(時間:11月2日 來源:紅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