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彭錦鵬:嚴肅檢討,宋參選到底想得到什麼好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7 14:48:28  


  中評社台北11月7日電/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憲政發展組召集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彭錦鵬在台灣商報發表文章說,宋楚瑜言必稱人民,強調不搗蛋、不搗亂,社會的期待他聽到了。於是在繳交“總統”參選連署書的同時,他說選“總統”是要“拉下一個不放心的,拉下一個不滿意的”,好像志在必得的樣子。

  文章說,宋楚瑜想要參選“總統”,幾乎是一輩子的志願。自從台灣和美國斷交之後,首次冒出頭,就以精明幹練、辯才無礙、精於算計,為政壇及全台民眾所熟知。然而,自從一九九七年“修憲”之後,宋楚瑜的政治力量就由高峰急速下降,二00六年參選台北市長,選舉之前最後的民調支持度仍然有百分之十,但是在棄保效應之下,最後得到五萬多票的超低紀錄,黯然宣布退出政壇。歷經漫長的三十年政治生涯而宣佈退出政壇,在任何民主政治國家中,都是一項無奈但是莊嚴的承諾。任何政客不會有任何理由重新返回政壇,而遺人話柄。但是,宋楚瑜想盡所有可能的藉口重回政壇,對於台灣才剛完成民主轉型社會而言,是一項非常令人遺憾的惡劣紀錄。

  台灣的政治生態已經朝向兩黨政治的形式,而逐漸穩定下來。台灣的第三勢力目前還看不出比較明顯的團體、社群、或政治訴求。台灣的國際處境比較艱難,面對的主要挑戰是兩岸關係和國際競爭。這兩大要素決定了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基本競爭模式。如果能夠處理好兩岸關係和民眾的經濟民生,就能夠得到絕大多數人民的支持。雖然台灣的經濟總量很大,但是外銷導向經濟受到全球榮枯的景氣影響非常大,第三勢力要成為台灣全球經濟策略的代言人,也就希望渺茫。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