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為大師畫素描”李嵐清篆刻素描藝術展昨在園博園開幕。圖為開幕式現場。 |
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電/重慶日報報道,11月的山城,銀杏灑金,丹桂飄香。9日,“我為大師畫素描”藝術展在重慶園博園啟幕,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與重慶幹部群眾、高校師生暢談藝術人生。
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市領導陳光國、邢元敏、張軒、何事忠、馬正其、陳存根,文化部原副部長趙維綏,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董事長廖曉淇,國資委國有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李志群等,出席開幕式並參觀了展覽。
尺幅之間,詩書畫印,筆墨鑄魂
中國傳統藝術源遠流長,魅力雋永。從領導崗位退休後,李嵐清同志重拾舊趣,潛心於詩書畫印,以筆墨鑄靈魂,感受到無窮樂趣,更收獲不少人生感悟。短短幾年,他先後撰寫了《李嵐清音樂筆談——歐洲經典音樂部分》、《音樂.藝術.人生》、《原來篆刻這麼有趣》、《李嵐清中國近現代音樂筆談》、《大眾篆刻》、《我為大師畫素描》等著作,並在國內外舉辦多場講座和藝術展,深受歡迎。
李嵐清曾經為他景仰的文化大師們篆刻過一些印章,也為他們寫過一些詩歌。近年來,他又嘗試在宣紙上,把這些印章和詩歌再配上人物素描,使印、詩、書、畫合為一體,用這種新的藝術形式,充分表達他對這些大師們的緬懷和景仰之情。此次,在第八屆園博會即將開幕之際,在重慶園博園龍景書院,展出了李嵐清同志最新創作的“我為大師畫素描”系列作品125幅和122枚印章,追憶部分已故著名作曲家、書畫家、文學家和戲劇家。這些作品,在尺幅之間,用一幅素描,一首詩,兩枚印章,將文化大師們刻畫得惟妙惟肖,形神具備。
優秀傳統文化的路不能越走越窄,在象牙塔里越爬越高
開幕式上,李嵐清即席與重慶的幹部群眾、高校師生暢談藝術人生。
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李嵐清轉而投入藝術創作,致力弘揚高雅藝術。他說,一個人退休後,告別了工作,並不等於人生的終結,在個人舞台里還要生活得健康有趣。過去他愛好藝術,但由於工作繁忙無法深入學習鑽研,退休之後全身心投入其中,並樂在其中。
音樂、書法、篆刻、素描……他沉迷於傳統文化藝術,並與朋友分享、交流,也加深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緊迫感。李嵐清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路不能越走越窄,在象牙塔里的空間越來越小,與群眾和社會的距離越來越遠。他自謙不是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只是一個藝術愛好者,但願意從這個角度,推廣普及優秀傳統藝術。為什麼要加強普及?以篆刻為例,篆刻與書法都是文字的藝術。中華文化能夠傳承延綿不斷,主要靠漢字,漢字文化丟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就會斷層,其他古老文明覆轍在前。我們對漢字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把我們優秀的中華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音樂同樣如此。李嵐清曾到一所大學作講座,當問及《歌唱祖國》由誰作詞作曲時,當時全場師生竟無人知曉。他說,我不反對流行音樂,但它主要是快餐文化,其多數文化含量不夠,作為大學生、知識分子,還要親近高雅音樂、經典歌曲。只知歌唱者,不知詞作者、曲作者,也是一種音樂文化的缺失。打開一部西方音樂史,就是一部作曲家的歷史。中國很多優秀的作曲家,當年不懼生活艱辛,有的在戰爭年代甚至犧牲了生命,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藝術,留下了那麼多傳世之作,絕不能忘記他們。所以,要普及、推廣、繼承、發展我們的傳統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