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逸儒:台灣的宿命 時也、命也、運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5 22:14:34  


 
  訪談中,來賓特別提到,民進黨日前一度痛批馬英九的和平協議,追打公投議題,後來又狂打的“老農津貼”問題以及“三只小豬”撲滿事件,成功的把選戰焦點轉為貧富差距及階級對立的問題,暫時避開了關鍵性的兩岸問題,和兩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的差異,讓馬英九團隊疲於奔命的轉攻為守,看來馬的團隊至少在競選策略上仍有不少值得改善的地方。

  不過這位外國總編輯同時也提到,台灣過去兩年來的經濟發展相當亮麗,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也有很大改善,這對區域安全、台灣自身的發展都有好處,也符合相關國家的共同利益,如果他的國家能有百分之三以上的經濟成長,全民真要額手稱慶,深慶政府領導有方了,但為何台灣民眾似乎仍有很大的怨氣?對此仍然不滿?難道這又和悲情心態及中國打壓有關?

  選舉戰術失當 施政與民眾脫節

  文章說,對此筆者只能說,一方面君子可以欺之以方,馬英九不懂得包裝、推銷自己,他的擇善固執有時候實在到了不合時宜、不利選舉的地步,二方面部分台灣民眾已經被寵壞而不自知,這或許也反映出台灣民眾易於受到單一、突發事件的影響,顯示出台灣民眾理盲濫情的一面。如果這次選舉最後又變成一次感性及理性的對決,時也、命也、運也,這或許就是台灣的宿命。
  
  舉例來說,兩岸和平協議一事,國、民、親、共沒有不想把兩岸關係穩定、制度化下來,就原則、戰略、長遠來說,馬的主張沒錯,但在選前實在難把這麼複雜的事情說個清楚,戰術上的不當讓人抓著猛送紅帽子。再說老農津貼隨物價指數調整,全面通盤考慮對弱勢群體的幫助絲毫沒錯,但也被綠營打得滿身是血,最後還被迫調整。看來馬英九有時還真是有點不識時務,連騙取選票也都不會。

  當然,政府施政有時與民眾距離太遠,日前執政當局的教育、農業、外交、監察主管部門不斷出事,讓綠營抓著把柄猛批。最近又見文化主管部門花費台幣兩億多元舉辦建國百年的慶祝晚會,結果又被民進黨猛攻,主管官員被迫下台;而素來對馬英九並不友善的台灣某八卦媒體,又指證歷歷的說,馬英九和黑道掛鈎,要求三億政治獻金等等,這些都讓馬陣營疲於辯解。

  最後,這位外國訪客不得不同意說,民進黨果然精於選舉、善於操作。訪客的結論或許中性,但言外之意是,民進黨果然長於權謀,擅於選舉,強於狡辯,搞鬥爭確實頗有手段,只要打贏選戰、贏得權力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但似乎仍然不是一個可以信任、理性的反對黨和競爭對手,這個政黨要能贏得外界的尊重恐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這是筆者多年來和各國媒體及駐台官員對話的共同感受。

  文章說,總的來說,台灣不但是淺碟型的經濟,政治似乎也同樣是激請重於理性,這既凸顯出台灣民意如流水的現象,也反映出台灣民主有待加強、改進之處仍多的事實,更說明了台灣部分民眾理盲濫情的一面,但既然民主就是自作自受,大家也只好認了,要不然又能如何?不知讀者諸君看完這段訪談有何感受?大陸台商、海內外有投票權的台灣民眾難道還要故作清高的置身事外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