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京報:美緬“外交賭博” 緬甸“暗送秋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1 00:09:23  


 
  “緬甸不會全面倒向美國而與中國疏遠,”丁吳說:“這與緬甸的生存策略有直接關係。因為緬甸深知,與強大鄰國為敵,只會淪為遠方他人的盾牌。這點不論是什麼樣的緬甸政府都很清楚,所以不必擔心緬甸會被美國當槍使。”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問題專家楊文靜29日對記者說,希拉里訪緬是美國做實重返亞太戰略的重要一環,而緬甸遭受西方制裁多年,本身有求變思想,兩者一拍即合。楊文靜認為,美緬走近肯定對中國有戰略壓力,中國的戰略回旋空間會受到擠壓,周邊國家的變革對中國也會形成意識形態壓力。

  緬甸會成為新樣板?

  在西方媒體議論中,緬甸隱約成為美國樹立的又一個樣板。《舊金山紀事報》說,希拉里之行除了展示華盛頓對亞洲的新外交興趣,“要傳遞的另外一個信號是:獨裁領導人統治的國家發生變革是可能的,人們在思考朝鮮、伊朗、叙利亞和古巴政權應該中止。”

  路透社也稱,美國和緬甸反對派向世界展示他們鼓勵緬甸變化的耐心和努力,他們希望緬甸能成為亞洲其他“隱士之國”——比如朝鮮——發生變化的一個樣板。

  《華爾街日報》29日稱,緬甸為打破與外界的堅冰而做出的最新嘗試或許讓人捉摸不透,但在參觀完緬甸偏遠而神秘的新首都內比都之後,有一點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緬甸領導人正在下一盤大棋。有許多跡象顯示,緬甸領導人期望在未來讓緬甸更加開放。《溫哥華太陽報》28日稱,當緬甸的軍事統治者開始尋求改變時,有很多人持懷疑態度,但幾個月過去了,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這一變化可能是真的。

  法國《新觀察家報》堅持認為,不應對緬甸政府的改革持過於樂觀態度,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並未超過2003年時任總理欽鈕改革的底線,且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維護軍人特權,而非廢除它。事實上在這番姿態過後,國際社會開始有人對緬甸的“憲政”嘖嘖稱讚,但這部規定軍方絕對特權的“憲法”在一年前還被抨擊為“惡法”,如今也並無多少修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