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希拉里缺風度程度相當於“爆粗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2 10:32:40  


  中評社北京12月2日電/希拉里.克林頓在前往緬甸的路上說了一席話:“發展中國家要做一個聰明的受援國”,“警惕那些只對挖掘你們的資源更感興趣的援助國,它們不會想著去構建你們的能力”,“它們提供的某些資金也許有助於填補短期預算缺口,但我們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這些權宜之計不會產生可持續的結果。”

  環球時報今天的社評說,世界媒體無一例外地認為,希拉里這番話是衝中國來的。作為美國的國務卿,她有點口不擇言了。美國以往的霸氣和自信沒有了蹤影,國務卿開始靠說“壞話”詆毀中國。這和我們印象中的那個美國落差很大。希拉里在破掉美國的神話,現出它小肚雞腸的真身。

  社評指出,中國的對外援助不能說沒有缺點,但至少比美國的外援純粹,援助就是援助。美國外援通常以軍事援助為主,附加嚴苛的政治條件,很少觸及受援國的民生。換句話說,美國的外援通常就是它的政治武器。“構建受援國的能力”,這種話恰恰美國沒資格說。

  美國的援助還經常變卦,受援國的行為稍讓美國不滿,援助就可能中斷。希拉里所說的“不可持續”也很像在說美國自己。

  相比之下,中國的外援大多投向受援國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並且圍繞民生展開,廣泛涉及工業、交通、農業開發、醫療、教育等。它們既是輸血,也是對造血功能的培育。根本原因是,中國對外援助以尊重受援國的意願為前提,美國援助則是“胡蘿蔔加大棒”裡面的“胡蘿蔔”。

  希拉里的這種挑撥恰恰像是在把受援國都當成傻子,而非把它們都當成“聰明的”。她或許以為“巧實力外交”威力無邊,她只要動動嘴,就可以代替美國為鞏固影響力必須付出的真金白銀。

  社評認為,希拉里這番話在大國外交中,缺風度的程度幾乎相當於“爆粗口”,以及“羨慕嫉妒恨”的大吵大叫。自她擔任國務卿以來,她已經不止一次這樣針對中國失態。

  希拉里或許是在努力填補美國現實手段之不足。美國的財政赤字已是天文數字,貿易競爭也很乏力,被迫到處借錢。它現在增加一美元的外援,就意味著多一塊錢赤字的壓力。僅從預算能力來看,它作為超級大國的一些特權肯定要打折扣。

  在這種情況下,希拉里正把她的“巧實力外交”做到極致。但這意味著美國要越來越踮起腳來,像耍雜技一樣忽悠亞洲。美國的亞洲外交在失去由內向外的厚重和一言九鼎,它現在靠長袖善舞試圖穩住亞洲各國的心。

  不會有哪個發展中國家會認為美國的援助比中國的援助“更誠心”,美國如果增加對亞洲、非洲的援助,各國會巴不得。但美國想因此把中國“排擠走”,這完全不可能。如果美國對亞非的援助光說不練,口惠而實不至,那麼它今天對中國的聲譽抹了多少黑,用不了多久這些臟東西都會一點不少地轉貼到它自己的臉上。

  希拉里應當清楚,中國今天所做的一切很少有什麼是專門針對美國設計的,而美國重回亞洲盡是些專門針對中國的動作。中國在自然行事,美國在刻意求之,誰更累,誰能堅持得長久一些,是不難預見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