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人士表示,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緊抓“憲法”,既是他的護身符,也是人民的護身符。(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12月6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在上周六的首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質疑蔡英文兩岸政策立場;蔡也質疑馬“九二共識”非“台灣共識”。國民黨人士指出,馬英九最聰明的地方,就是在兩岸政策上抱緊“憲法”,讓他能獲多數民眾認同,“憲法”既是馬護身符,也是台灣人民的護身符。
這位黨內人士表示,拉高格局來看,馬英九爭取連任,有三大變數,第一個變數是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競合關係;第二個變數是台灣的經濟環境與“總統”大選辯論表現,第三個變數是歐債面臨攤牌對台灣可能影響。三個變數都與兩岸關係息息相關。
他指出,美國當局認同馬改善兩岸關係,但美國學界有少數不同聲音,他們憂心兩岸關係過度緊密,這些少數學者支持蔡英文當選,讓兩岸關係回到對峙局面,這符合美國圍堵概念,因此馬提兩岸和平協議,也喊出公投不過就不會推;除了弭平人民憂心,也在喊給美國聽,闡明立場。
他說,台灣的經濟環境愈好,人民愈會理性思考,所以馬英九在“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表現,以及到2012年1月14日選舉投票日,馬政府必需要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這也有賴於兩岸關係的穩定。
他表示,歐債問題若是選前爆發,短期內必定波及台灣,特別是台股;即使馬英九再三強調“國民黨拚經濟比較在行”,倉促之間也難展現能力,人民也會不滿,若歐債問題選後才爆發,馬連任後可沉著因應,透過兩岸ECFA減緩負面影響,人民也比較會有耐心面對。
他指出,馬英九談兩岸政策時,多次強調“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推動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同時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推動兩岸關係的重要原則是“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目的就要證明他的兩岸論述是一脈相成,沒有統、獨的憂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