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智庫稱中國核武器數量約為240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6 10:53:29  


資料圖:解放軍二炮軍人正在維護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環球網編譯“美國科學家聯盟”網站12月刊發核信息項目負責人漢斯-克里斯滕森(Hans Kristensen)的文章稱,只有中國政府才知道該國擁有多少核武器,正如其他有核國家一樣,核武的數量是一個國家的機密。即便如此,我們仍能夠最大限度的估計該國的核武器規模,從而有利於公眾在這方面的討論。

  喬治敦大學亞洲武器控制項目最近發表的研究結果估計,中國擁有多達3000枚核武器,而這顯然是個不太可靠的估計。儘管我們並不知道中國核武器的確切數量,但我們可以確定,它不會有那樣規模的核武庫。喬治敦大學的估計似乎應該降低該數字的數量級。

  核裂變材料

  文章稱,該估計最大的缺陷就是,至少沒有公開的證據能證明中國生產了足夠製造如此規模核武器的核裂變材料;甚至都不能接近這個規模。擁有製造三千枚30-50萬噸熱當量熱核武器,需要9-12噸武器級的鈈和45-75噸高濃縮鈾。以人們對中國現有核裂變材料的了解,它能夠製造多少核武器?據國際核裂變物質專家組表示,中國可能擁有2噸武器級鈈;其中一些已經用於核試驗,因此剩下的約為1.8噸;這個數字與美國政府所估計的450-600枚核彈頭相一致。

  據稱,中國的高濃縮鈾約為20噸,而且其中一些已經用於核試驗和反應堆燃料的研究。剩餘量約為16噸,從理論上將,這也足夠製造640-1060枚核彈頭。另一個重要的材料就是氚,它主要用於製造熱核武器。中國目前能夠生產足夠製造300枚核武器的氚。據美國情報部門2009年得出的結論顯示,中國可能已經生產了足夠的武器級裂變材料,以便在不遠的將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說,中國目前還沒有製造大量的核武器。

  核彈頭

  以中國現有的裂變材料估計,它能夠擁有多少核武器?

  文章稱,首先,人們應該意識到,有核國家不會把手頭上所有的核材料轉為核武器,只是會使用一部分;把剩下的用於滿足未來的需求。因此,人們不能簡單的認為核裂變材料全部用於核武器的製造;其次,核彈頭需要具有攜帶核武器到打擊目標區域的工具,導彈和飛機;投遞工具更能反映核武庫的規模。中國的大多數導彈都是常規或常核兼備的導彈,但喬治敦大學的研究結果卻認為,中國可以使用所有的導彈用於攜帶核武器;甚至將東風-11和東風-15等短程導彈,及東風-21C等中程導彈都包括在內。

  文章稱,考慮到這些與其他因素,我們目前的估計是:中國約有240枚核彈頭,能夠進行核武器投遞的手段包括180枚導彈和一些飛機;其中約有140枚陸基導彈,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則少於50枚。我們的估計與美國國防部情報機構的估計一致,該機構在2006年曾表示:“中國目前約有100多枚核彈頭”。

  現代化

  文章稱,中國一直在對其核力量進行現代化,其中就包括部署三種新型洲際彈道導彈。中國加強了對攜帶核彈頭洲際彈道導彈的重視,其中一部分洲際彈道導彈能夠打到美國本土。據美國國防部情報機構表示,“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數量到2015年可能增加一倍”,但這並不意味著核武器總量會增加一倍。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一切,但是美國對中國核武器的猜測此前一直是錯誤的。

  文章稱,實際上,美國國防部情報機構在1984年曾估計,中國擁有360枚核彈頭,這包括非戰略性核彈頭;並猜測,其核武庫到1989年會增加到592枚;而到1994年會增加到818枚,但是這些猜測都未得到證實。在過去十年裡,美國情報部門對中國洲際彈道導彈核彈頭的預測顯示,上述預測有誇大之嫌。中央情報局2001年預測,中國到2015年將會部署75-100枚由洲際彈道導彈搭載的核彈頭,並且主要是針對美國。但是這一預測似乎不會實現,除非中國增加了東風-31A導彈的製造和部署,或者開始部署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如果美國部署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中國可能會部署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進行反制。

  從衛星圖像尋找答案

  喬治敦大學的研究用到了一些商業衛星拍攝的圖片,其中一個案例研究就是位於雲南昆明南部一處峽穀的一系列建築活動。通過該例子,他們認為,中國可能在建造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的地下工事。不過,沒有證據表明這一結論是正確的。而且,圖片的來源似乎是一家中文網站的軍事論壇。該研究認為,位於該峽穀內的隧道口是存儲東風-31的入口。但是,該工事並不具備任何東風-31部署地點的特征;並且有分析表示,該入口和通往它的公路太過狹窄,難以實現東風-31的發射。相反,該工事更像是一處彈藥庫。

  結論

  文章指出,喬治敦大學的研究從網絡上搜集了大量有關中國地下設施的分散信息。很明顯,它只是關注信息內容。但就評估中國核打擊能力來講,它可能採用了一些過分誇大,且未經分析的信息。

  文章稱,如果讀者認真研讀該報告,他們就能夠發現其中的謬誤。但是,如果只是通過快速的谷歌搜索,該報告則會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人們搜到的是“中國可能擁有3000核彈頭”,“中國的核武庫比預期的要多出很多倍”,“中國在地下藏有3000枚核武器”等標題。他們將不會關注報告的細節,而只是記住了這些標題。如此這般,公眾就會認為,中國“確實”在地下工事內藏有3000枚核武器。但是,中國並沒有這3000枚核武器;它也沒有生產足夠製造如此數量核武器的核裂變材料。此外,它的投遞工具也不足以攜帶那麼多的核彈頭。因此。喬治敦大學的研究在中國的核彈頭數量上似乎誇大了一個數量級。中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軍事現代化,對其進行估計時,重要的是不要過分誇大其軍事力量;而是應該經過認真的分析,來理解更客觀的情況。

  美國科學家聯盟(另譯:美國科學家聯會,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簡稱FAS),由當年某些參加“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於1945年成立。在該組織的網站上宣稱有七十位諾貝爾獎得主支持贊助這一組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