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歐盟巨變 邁向“財政聯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0 09:02:42  


  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歐洲聯盟廿七國高峰會議九日於布魯塞爾閉幕,除英國之外,廿六國領導人同意以一套全方位的方案化解歐債危機。這廿六國包括歐元區十七國,以及九個未使用歐元的歐盟成員國。歐美主要股市對新方案的反應還算正面,九日早盤都呈現小漲格局。

  中國時報報道,英國對於德國和法國聯手推動的新財政協定,堅持其金融業可豁免部分條款,但遭到德、法峻拒,而倫敦當局也不肯妥協,因此成為歐盟唯一未加入這項解決方案的國家,形同遭到孤立,歐洲政經態勢恐將從此改變。

  新方案在治標方面,歐洲國家以雙邊貸款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注資二千億歐元,供財政危機國家申貸;五千億歐元的歐盟常設救助機制“歐洲穩定機制”(ESM)提前一年,於二○一二年七月啟動,取代臨時紓困機制“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SFS);ESM有實收資本,具信貸機構地位,未來可向歐洲中央銀行融資,以加強市場信心,紓困決策方式也由共識決改為超級多數決(八五%成員國同意)。

  治本則為強化各國財政紀律,防範歐債危機重演,歐元區十七國將與英國以外九個未加入歐元區的歐盟成員國瑞典、丹麥、波蘭、捷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拉脫維亞與立陶宛締結新的政府間“財政協定”(fiscal compact),朝“財政聯盟”邁進。

  “財政協定”旨在實現簽署國的預算平衡,要項包括各國將財政紀律入憲,並由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查核,規範則為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須低於三%,年度結構赤字占比不得超過○.五%,違者將予懲處。

  德國與法國原主張翻修歐盟《里斯本條約》,但礙於非歐元區的英國掣肘,德法放棄初衷,改由歐元區另立規範財政紀律的新協定,並開放由未加入歐元區的歐盟成員國參與。修約須經歐盟廿七國一致通過,英相卡梅倫要求歐盟放寬對英國的金融監理,交換支持修約,但遭法國總統薩科奇峻拒。

  另外,在歐盟挹注IMF二千億歐元中,歐元區十七國央行負責一千五百億,其他歐盟十國分攤五百億,讓目前庫存不到三千億歐元的IMF紓困火力大增。IMF長期從事對全球財政危機國家紓困,且要求相當嚴格,在國際社會頗具公信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