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反普京”潮背後的內憂和外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3 00:14:50  


一名示威老婦舉起普京的肖像,以示不滿。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12月10日,俄羅斯各地均現抗議示威,光是莫斯科博洛特納亞廣場上的示威者就超過2萬人。這是俄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示威抗議。

  新京報文章稱,新一輪示威,是俄議會“杜馬”選舉之後出現的“選舉不公”抗議的延續,而抗議者的訴求,會在之後轉化為漫長的司法程序而化解。這次“杜馬”選舉,執政黨“統俄黨”雖再奪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但非真正的贏家,相比於上屆議會,他們痛失70多張議席,淪為不怎麼強勢的第一大黨。從基本面看,贏家應屬“俄共”和“公正俄羅斯黨”,他們的議席較上次有了增進,這兩大黨支持“全國抵制運動”的積極性並不高。

  但不管怎樣,這場“反普京”示威還是很有震撼性和標誌意義。俄羅斯從2007年的極度崇拜普京威權統治中,經歷了2008年至今的經濟低迷與衰退,人們對當前經濟停滯與腐敗橫行感到不滿,梅德韋傑夫在一次座談時脫口而出“有時我真想判處腐敗官員死刑”,從另一側面證明了當局治理腐敗的“黔驢技窮”,也反映了該黨能出手的招數都已用盡,除非改變,否則民眾不可能看到更好的未來。普京民調急速下降,更是直觀的反映。

  相對於俄羅斯國內“反普京”潮,國外“反普京”力量的積聚也不可小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