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報:美俄之間敵意到底有多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4 00:07:42  


 
  從以往來看,美對俄批評、打壓最多的時候,也是俄民眾反美情緒最盛的時候。無論是科索沃危機,還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南聯盟,俄民眾都對美表現出敵意,認為美隨時對俄羅斯構成威脅,一直在阻止俄羅斯的重新崛起。俄羅斯《生意人報》曾援引北約-俄羅斯理事會美國協調員艾拉的話說,“2003年以後,俄羅斯政府一直把西方視為俄羅斯的死敵,並培養一種對抗西方的情緒”。

  隨著敵意而來的還有競爭。美國學者詹姆斯.福洛斯在1991年9月9日,也就是蘇聯解體前不久,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以“敵人:一個愛與恨的故事”為題寫道:“對美國這樣具有多樣性的國家來說,只有外部的各種挑戰才能使其團結起來。蘇聯是有用的敵人。美國相信,不僅要和蘇聯在軍事力量上競賽,還要和其成就競賽,這是一種顯示優越性的競賽,沒有蘇聯的空間計劃,美國人就不可能那麼快登上月球。”“冷戰”給美國國力發展很多刺激,但卻使蘇聯逐漸衰落。談到蘇聯解體後的俄美關係,俄政治觀察家弗拉基米爾.西蒙諾夫在《獨立報》上分析說,俄羅斯曾一度轉向西方,從而有了短暫的“蜜月期”,但後來俄羅斯人發現自己被“忽悠”了,開始明白西方國家是不可信的。

  俄既有大國情結,又有“堡壘心態”

  英國《衛報》12月1日以“普京為俄羅斯帝國發起反擊做準備”為題評論說,作為有可能任期到2024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京有一個壓倒一切的目標——創建一個繼沙皇和蘇聯之後的俄羅斯第三帝國。文章說,儘管在杜馬選舉中備受指責,但無論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認為,上世紀90年代葉利欽領導的俄羅斯經歷了10年的風雨飄搖,是普京使俄羅斯重新站穩腳跟。普京恢復俄羅斯大國地位的策略正逐漸浮出水面,重要內容就是與其傳統敵人美國抗衡。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的曾外孫女、美國新學院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尼娜.赫魯曉娃說過:“近年來,俄羅斯社會的反美情緒越來越嚴重,令人吃驚。華盛頓曾希望俄羅斯成為一個順從的合作夥伴,但後者卻變成了咄咄逼人的對手,這主要是由於俄民眾仍抱有濃厚的大國情結。”

  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成認為,在俄美關係2009年“重啟”之前,雙方確實存在難以根除的深深敵意。因為受到美國的打壓,俄羅斯總感覺“自己做了那麼多,但卻沒收到應有的回報”,因此經常陷入“親西方—反西方”的循環。如果從俄羅斯自身找原因的話,也離不開俄羅斯的“堡壘心態”——當社會內部出問題時,俄會習慣性地強調外部強權力量帶來的挑戰。楊成認為,俄羅斯將自己定位為世界的“核心”大國,但西方認為,俄羅斯無論是在西方文明中,還是現在的國際事務中,都只能扮演“邊緣”角色。這種“核心—邊緣綜合體”效應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獲取西方對俄切身利益的關注,俄羅斯更多的時候是不惜用越來越激烈的方式體現自身的存在,這反過來又刺激了西方內心對俄的隱性恐懼。楊成說,從沙俄至蘇聯然後到後冷戰時期的俄羅斯外交的邏輯都基於此。直至今天,在俄羅斯作出了這樣巨大的努力、付出了這樣巨大的代價後,歐美國家的政治精英,包括民眾,依然基本上將俄視為異類,從而使西方對俄政策更加抗拒。

  同樣,俄羅斯人也對歐美充滿警惕。加拿大學者埃里克.沃爾伯格近日在澳大利亞“世界新聞”網撰文說,普京打造的俄羅斯外交路線已非常明確,俄羅斯不會以“屈從的後現代國家”加入西方陣營。埃里克說,儘管大多數俄羅斯政治經濟精英把財產存到國外,把子女也送到外國,但美國逼迫俄羅斯喪失政治地圖上的大國地位的企圖從未成功,因為即便最親西方的俄羅斯人也不願看到這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