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董玉洪:ECFA實施周年 成效顯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7 09:15:31  


  中評社台北12月17日電/福建省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董玉洪在兩岸公評網發表文章說,2010年1月1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簡稱ECFA)正式實施。一年來,在兩岸各方共同努力與精心呵護下,ECFA開局良好,進程順利,成效明顯,不論是對促進台灣經濟成長,造福基層民眾,還是對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都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舉行的兩岸兩會第5次領導人會談正式簽署了ECFA。同年9月ECFA開始生效,2011年1月1日ECFA早期收穫正式實施。ECFA的實施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成果。除了民進黨出於政治反對立場的刻意歪曲、攻訐外,島內外各界無不給予高度評價並寄予厚望,認為ECFA是“6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里程碑”,是啟動台灣全球佈局的關鍵,將為台灣經濟發展帶來轉機和新動能。台灣 “中華經濟研究院”所做的評估顯示:ECFA簽署後,台灣的GDP將提高1.65%—1.72%、出口會增加4.99%、進口會增加7.07%,台灣未來7年可能增加的FDI(即國際直接投資)流入規模將達89億美元。美國知名智庫皮特森國際研究院的報告也指出,兩岸簽署ECFA後,台灣的GDP在2020年可增加4.5%。ECFA實施一年來所取得的成效,為上述評價與評估提供了充分的依據。這些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有力促進了台灣對外貿易成長。台灣經濟屬淺碟型經濟,以對外貿易為主。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機爆發,對台灣經濟造成重傷。ECFA為台灣擺脫經濟危機創造了條件。根據ECFA《早期收穫計劃》,在貨物貿易方面,大陸對557項原產於台灣的十類產品實施降稅,台灣對260多項原產於大陸的產品實施降稅。同時規定,雙方對早期收穫計劃安排的降稅產品中未達到零關稅的實行逐年降稅,到2013年實現零關稅。在服務貿易方面,大陸新增專業設計、醫院服務、民用航空器維修、銀行、證券、保險等6個服務部門對台開放。ECFA實施後,台灣廠商積極運用ECFA早期收穫計劃。2011年1至6月,台灣共核發ECFA原產地證明書17072件,核發總金額約25.7億美元,其中農產品397件,工業產品16675件。台灣對外貿易尤其是對大陸貿易由此大幅增長。據台灣有關部門統計,2011上半年,台灣的貿易增長率達8.24%,大大高於此前預測的4.1%。同期台灣對大陸出口總額615.63億美元,同比增長10.5%;其中對大陸出口的早期收穫計劃產品總額約101.81億美元,同比增長13.3%,為台灣廠商節省關稅約5371.3萬美元。2011年1至9月,台灣出口至大陸早期收穫計劃產品共21638批次,貨值30.9億美元,關稅優惠9206萬美元。台灣自大陸進口早期收穫計劃產品共11064批次,貨值7.5942億美元,關稅優惠1649萬美元。在服務貿易早收執行部分,據大陸方面統計,2011年1月至9月底,非金融早收開放領域中,台灣有5家會計師事務所申請獲得有效期為1年的《臨時執行審計業務許可證》,82家企業獲准設立獨資或合資企業,13家金融機構獲准設立分行或辦事處。另核准引進5部台灣電影片,其中2部已在大陸影院公映。據台灣方面統計,已核准陸資赴台投資案件中,屬於ECFA服務業早收專案的案件數36件,投資或增資金額約1654萬美元。另核准引進10部大陸電影片,其中8部已在台灣影院公映。ECFA實施也增加了其他國家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意願。在兩岸簽署ECFA前,台灣僅與南美洲5個“邦交”小國簽署4個FTA,占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只有0.18%。ECFA實施後,台灣已與新加坡正式展開“經濟夥伴協定”(ASTEP)的談判,與日本簽訂了“投資協議”,並於近期與紐西蘭就“經濟合作協定(ECA)”共同展開可行性研究,台灣拓展對外經貿關係,避免經濟邊緣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