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梁振英:擴特首辦架構 拓港經濟版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9 08:38:26  


梁振英向婆婆派發“齊心”單張。(香港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特首參選人梁振英正式公布其“穩中求變”的施政構想,並開展其“全民寫政綱”運動,首站便是在上水舉辦首場公眾諮詢會。他認為,未來特區政府在施政理念、管治內涵及政策執行3方面都要“變”,包括特區政府在經濟民生方面要適度有為,扶助企業,改善民生;要強化調研,檢視政策主次,緊扣市民所想;政策推出要跟進、評估、確保執行要到位。這3方面的變化,亦會體現在他認為香港目前最迫切要解決的經濟、住屋、民生及管治4方面。

  香港文匯報報道,如何應對環球經濟的急促變化,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梁振英認為,新屆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必須求變,認為要適度有為,重新理解《基本法》中規定特區政財政應“量入為出”的原則,“應使得使”,透過政策和措施,扶助企業及改善民生。面對外圍環境變化,未來特區政府必須居安思危,把握國家發展的機遇,拓展經濟版圖,故建議在特首辦的架構框架成立統籌機構,主責內地政策協商及規劃對接等工作,並負責政策局對內的協調跟進工作,又建議將北區打造成“珠三角中心”。

  梁振英昨日在與傳媒會面時表示,國家“十二五”規劃首次將港澳發展寫成獨立篇章,標誌著與內地經貿有更緊密發展。同時,香港面向國際經濟動盪的大環境,未來經濟要全方位發展,尤其要開拓新的增長點。

  他續說,香港這個經濟體有3個特色,就是高度開放、細小、外資參與率高及政府參與程度低。在國際大環境下,香港有必要居安思危,“不能坐著等打風”,尤其環顧其他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市場的國家及地區的“他山之石”,例如新加坡有高層次的“經濟發展局”,台灣也有隸屬“行政院”的“經濟建設委員會”,特區政府亦應發揮更積極的功能,協助各行各業開拓內地市場爭取商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