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1日電/久拖不決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今年夏季再起波瀾,先掀起金融市場動蕩,之後向銀行業蔓延,進而拖累實體經濟,致使經濟增長前景黯淡,並有可能陷入衰退。與此同時,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新華社從9個數字和3個字母,總結出出今年歐美債務危機演變的重要節點。
希臘債務減記50%
7月21日,歐元區領導人就救助希臘第二輪計劃達成協定。根據協議,私人投資者同意在“自願”基礎上將所持希臘債務減記21%。10月27日,歐元區領導人就歐債危機應對措施達成新協議,希臘債務減記幅度升至50%,以便希臘到2020年能把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降至120%。希臘政府從11月底開始展開債務減記談判,預計明年1月達成協定。
1.2瑞士法郎兌換1歐元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和歐債危機升溫使得瑞士法郎成為投資者青睞的“避險天堂”,瑞郎對歐元和美元匯率節節攀升,給瑞士經濟造成壓力。9月6日,瑞士中央銀行單方面宣佈將瑞郎對歐元的升值上限定為1.20比1。10月31日,日元對美元匯率曾一度創下75.35比1的歷史新高,迫使日本央行單方面干預匯市,遏制日元持續升值。
法德國債息差204個基點
11月17日,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攀升至3.81%,與德國同期國債收益率之差擴大至204個基點,創下歐元面世以來最高紀錄,顯示出歐債危機向歐元區核心國家蔓延的趨勢。11月9日,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7.48%,為1997年以來最高紀錄。而德國同期國債收益率則接近今年9月23日創下的新低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