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工商時報:大陸經濟全面“由緊轉鬆”的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3 10:26:35  


  中評社台北12月23日電/時序接近年底,但是市場人氣虛弱,軍心渙散,特別是與進出口相關的製造業對於明年的展望更是悲觀。台灣雖然挺過美國國債倒債風暴、撐過長達半年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雙重打擊,但是又看到海峽對岸的大陸警訊頻傳,特別是做為經濟櫥窗的上海與深圳兩個證券市場不斷破底,不免令人擔心大陸經濟是否在近期將會出現令人擔憂的發展。 

  台灣工商時報社論說,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種經濟指標逐漸下滑之下,大陸的經濟金融政策,顯然已經出現180度的轉向。該報社論早在兩個月前就明確指出,持續兩年、堪稱過去十年來最強烈的貨幣緊縮政策,將從10月開始轉向,拐點則是今年9月的溫州資金斷鍊危機。事實證明,大陸不僅順利控制了高利貸風暴的擴散,而且推出向中小企業挹注資金的多項寬鬆政策,更從12月5日起調降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確認央行貨幣調控由緊轉鬆的政策方向。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此波大陸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不僅限於貨幣調控,而將涉及更多制度面、金融管制層面,甚至包括不斷拉升的勞工薪資政策,都將會鬆綁並且轉向。 

  11月初,大陸三大金融監管機構銀行監督委員會、證券監督委員會以及保險監督委員會的新任主席尚福林、郭樹清、項俊波走馬上任。證監會主委郭樹清立即高舉大棒,對於證券市場違法違規現象祭出嚴厲的處罰,從11月25日發布《關於上市公司建立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制度的規定》開始,幾乎每周都有重大的政策與管制規章出台。 

  社論認為,證監會對於不法行為的嚴打,是為了即將採行的多項重大制度性改革鋪路。這些“制度性改革”,第一砲是要求大陸上市公司提高股息殖利率,郭樹清要求“上市公司提高股東回報率、完善分紅制度、增強紅利分配透明度”;隨後的重頭戲在引導長期資金進入股市。郭樹清在12月中的一場論壇中宣示,2012年大陸股市將迎來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以及財政盈餘資金等長期資本入市,而正處於歷史低位水平的大陸股市,正提供了長期資金入市的最佳進場時機。此外,證監會也推出政策,增加QFII的額度,並且鼓勵海外人民幣資金,特別是港澳地區的投資人,以“RQFII”的管道回流大陸股市。 

  在國際注目的銀行監管方面,大陸的商業銀行受到宏觀調控政策的正面衝擊,經營壓力不斷升高,也成為國際媒體不斷唱衰的首要標的。前任主席劉明康以強勢的姿態推出許多高標準的管制政策,然而新任主席尚福林就職之後,敏感的觀察家已經看出,原本定於2012年1月1日起實施的四項銀行監管新標準,除了今年5月已經先行公佈的槓桿管理辦法之外,其餘三項都已經推遲執行。 

  所謂四項銀行監管指標,已經公佈的是“槓桿率”,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必須在2013年底前,將槓桿比率控制在4%以下;其他三項指標包括銀行核心資本適足率不得低於5%、撥備覆蓋率(壞帳提存比率)高於150%,以及流動性覆蓋率高於100%等指標。其中資本適足率的指標在八月公布徵求意見稿,流動性指標在10月公佈徵求意見稿,卻至今尚未拍板,顯然大陸的銀監會在今年下半年的系統風險暴露後,已經調整緊縮的腳步,在顧及整體金融安定的大前提下,接納銀行界的建議,更顧及當前全球的金融情勢,以緩執行的方式轉向寬鬆的政策。 

  社論最後說,大陸在12月14日完成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度提出“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的論述,同時2012年的經濟工作核心任務,已經從控制通膨優先,轉為“穩定增長為先”。我們可以預期人民銀行的存款準備率將會持續下調,刺激消費需求的政策力度將會加大,擴大內需的目標將會提前,信貸政策則將加大對於十二五重點項目的投入。而整體宏觀調控政策的由緊轉鬆,帶給台灣廠商的機會,則值得業界及相關主管部門及早評估,俾能掌握結構性調整的先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