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9年伊戰留給美國哪些教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5 00:10:16  


伊拉克人向美軍作別
  中評社北京12月25日電/伊拉克戰爭改變了在伊拉克的每個美國人,大家都明白了一件事:談正事前要先喝茶,處關係和投炸彈同樣重要。

  奧巴馬沒有宣稱“勝利”

  青年參考報文章稱,18日凌晨,夜色正濃,100輛軍車載著500名美國軍人秘密離開伊拉克南部的一個基地,開往科威特。這是最後一批離開伊拉克的美軍。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離開,顯示出美軍不希望在撤退過程中遭到武裝分子襲擊。如此一來,在伊拉克境內,只有數百名美國安全人員留在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這場戰爭也隨著這次撤軍而宣告結束。

  美國總統奧巴馬還是參議員的時候,曾痛斥伊戰“愚蠢”。他在14日歡迎最後一批駐伊美軍中的部分人員回國時,話中有話地說:“結束一場戰爭比發起一場戰爭更難。”他沒有宣告伊戰取得“勝利”,而是把這場戰爭的逐漸平息稱為“非凡成就”。“伊拉克還不是個完美的地方。但我們留下了一個獨立自主、穩定和自治的國家,一個由人民選舉產生的有代表性的政府。”奧巴馬說,伊拉克的未來“掌握在自己人民的手中”。奧巴馬不忘提及,有4500名美軍士兵和約10萬名伊拉克人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生命。他強調指出,美國軍隊浴血奮戰,為的是使伊拉克人民獲得主宰自己未來的機會,這些犧牲“不是為了掠奪領土或資源,而是為了正義”。

  美國國得到什麼,又失去什麼

  眼下的伊拉克,除了石油以外的任何行業,從運輸、電信,到住房和建築業,土耳其、伊朗、中國、韓國、意大利以及阿拉伯其他國家進行的投資都遠超美英。美國企業沒有放手打入伊拉克市場的原因,除了擔心各種風險外,還與美國政府沒有積極勸說美國企業投資有關:美國政府不希望讓外界認為美國發動這場戰爭帶有商業目的。

  但伊拉克總理馬利基12日對美國商會表示,對伊拉克的未來發揮主導作用的不是“將軍”,而是公司及企業領袖,“我們對在伊拉克開展業務的美國企業的數量不滿意”,他希望伊拉克出現更多的美國公司。

  2003年3月爆發的伊拉克戰爭,由奧巴馬的前任小布什政府一手策劃,未經聯合國批准,因而備受爭議。這場戰爭令美軍精疲力竭,給美國政治和文化留下深遠影響。美國為戰爭支出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美國目前財政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結束伊戰使奧巴馬兌現了2008年為贏得大選所作的承諾,美國政府也可將更多注意力解決阿富汗戰爭以及國內的經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