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美中博奕下 馬路線才能趨吉避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4 09:32:38  


馬英九在面對美中亞太競合關係複雜化的新形勢,展開全面性戰略布局與整體配套措施。
  中評社台北12月24日電/兩岸和平是台灣安定繁榮的必要條件,在中國尚未完全崛起顛覆現行東亞戰略格局前,台灣仍然處於G2戰略則博奕的第一島鏈關鍵位置,兩岸和平繫於美中戰略平衡。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位“總統”候選人誰最有能力維繫美中戰略平衡與兩岸和平,經過兩場電視辯論會交鋒,已高下立判。而美國連續派出高層官員訪台,又在選戰關鍵時刻宣布將台灣納入免簽證計劃,及大陸領導人針對九二共識愈來愈強烈的表態,都顯示美中兩大強權已經對台灣大選做了戰略選擇。 

  旺報社評說,美國政府處理台海議題的決策思維基礎包括:(一)堅守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立場和“一法三公報”架構;(二)遵循台灣關係法規範,繼續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以保持兩岸軍力動態平衡;(三)明確反對兩岸任何一方做出片面改變現狀言行,既不支持台灣獨立,也反對中共武力併吞台灣;(四)積極支持中國大陸政治民主化;(五)不排除有一天台灣人民接受中共條件的融合,但是必須以和平方式,以及台灣多數人民同意的狀況下進行。 

  陳水扁對台獨理念的堅持與仇視中國的態度曾經嚴重衝撞美國的台海決策架構,蔡英文並未證明她和台獨路線劃清界線,更未顯示她和傳統民進黨的仇中思維有何不同,令美國對民進黨重新執政的可能性產生憂慮,雖然官方在公開場合必須對台灣選舉表示中立,卻不斷在政策上加碼,彰顯美國支持馬政府的兩岸及美台關係政策。 

  近日以來,美中戰略關係雖然出現微妙變化,美國提出“重返亞洲”主張,並運用“亞太經合會”(APEC)、“東亞峰會”(EAS),以及奧巴馬總統亞太行的時機,向亞太國家表示美國仍然有意主導亞太事務,並且對澳大利亞、緬甸、日本、印度等國,釋出加強合作的訊號。預期美國將進一步鞏固與菲律賓及越南的戰略夥伴關係,並採取具體行動加強對菲律賓的克拉克空軍基地、蘇比克灣的海軍基地,以及越南金蘭灣的海空軍事基地的軍事地位,避免亞太國家把美國“重返亞洲”主張,視為退守第二島鏈的障眼法。 

  不過,如果蔡英文寄望東亞重返冷戰時代,美國與大陸翻臉,得以抱住美國高唱“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必將落空,而且還會賠上兩岸和平,以及台灣人民的安定與幸福。 

  社評認為,馬英九在面對美中亞太競合關係複雜化的新形勢,並沒有盲目,也沒有迷失,更沒有誤判,而是採取“親美、和陸、友日、連結亞太、布局全球”的平衡策略,展開全面性戰略布局與整體配套措施,以靈活因應挑戰並適時選擇對台灣最有利的戰略位置。馬英九強調台灣繼續向美國採購武器,主要是為加強正當防衛力量,並不是要與中國大陸進行軍備競賽;“中華民國”“國家安全”三道防線的第一項就是要建構兩岸和解制度化,以避免在美中競逐升溫之際,出現兩岸擦槍走火不利意外,並且透過貿易、投資、文化、旅遊,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交流與協商,逐步發展出可長可久的和平相處模式,若有任何一方面想要片面改變台海和平穩定現狀,或者任何第三者蓄意挑撥,都必須付出昂貴代價。 

  馬英九面對美中競合關係出現變化,以及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效益日益彰顯的新局勢,主張台灣必須強化的施政重點包括:(一)結合跨國企業,開拓大陸市場,振興台灣經濟;(二)維持健康的政黨政治與民主價值;(三)擁有適當的軍事嚇阻能力與健全的災害防救機制;(四)同步維持穩固的台美關係與和解互惠的兩岸關係;(五)提升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貢獻與價值在目前美中戰略博奕關係下,是最穩健而務實的選擇。 

  社評說,馬英九與蔡英文對兩岸和平的願景也有截然不同的判斷,馬英九相信,大陸雖然在經濟上與軍事力量上已經明顯超越台灣,但並不表示大陸就可以逼迫台灣就範,因為大陸在贏得台灣多數人民的好感前如果操之過急,將嚴重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 

  因此,馬英九才能以嚴肅的態度呼籲大陸,應該勇敢朝向自由、民主、均富的方向前進;在發展和緩良性互動的兩岸關係時,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並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為基礎,創造兩岸人民共同的幸福。反觀蔡英文企圖利用美中競逐形勢升溫,刻意強調兩岸分裂主張,期盼能夠獲美日“中國威脅論”者支持,不僅嚴重誤判美國主流思維,並將可能導致台灣左右逢源的平衡策略,變成兩面落空的悲慘結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