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京報:朝鮮會“改革開放”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4 00:04:43  


 
  如果開放,會開放到什麼程度

  朝鮮的開放和經改,暫時只會以穩定為界,謹慎地進行。

  與中國的貿易額據稱占朝鮮外貿總額的70%,很顯然,中國會是朝鮮吸引外來投資的首選;美、日、韓等國有資金,有項目,擴大與這些國家的經貿往來,從而避免過於集中出現風險,也符合朝鮮的一貫思路,因此它們也當在“謹慎請進”之列;至於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自然也不會被遺忘。

  早在金正日時代,中國就不斷向朝鮮宣傳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好處,一個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的朝鮮,符合中國的利益,可以想見,未來中方仍會積極促進和支持朝鮮經濟改革開放。

  但,正如一些從事邊貿的人士坦言,和朝鮮“邊貿能賺,設廠會賠”,許多中國投資者對投資朝鮮的風險考慮較多。即便官方投資,從目前情況看,也是力求穩健,類似其他中國周邊市場那樣的“中資大舉湧入”,在未來一段時間的朝鮮恐未必出現。

  美、日、韓等國也同樣希望朝鮮可以政治上穩定,經濟上平穩,因為一旦朝鮮政經不穩,戰爭危險就會增加,大量難民湧入的幾率也會大增,甚至核戰爭的陰影也會變得濃厚,這些都是他們不希望的,因此會謹慎地回應朝鮮的“請進”,但步伐不會邁得太大。不僅如此,朝鮮的投資、經營環境和錯綜複雜的變數,也會令這些國家的商業資本慎重決策。

  美、日、韓都與朝鮮有“原則性分歧”,美國是朝核問題,日本、韓國則要分別加上“人質問題”和“天安艦”、延坪島責任認定問題,如果朝鮮不在這些問題上有實質性表示,即便“請客”,對方也未必賞光。而這些重大問題,目前有可能有所突破的,恐怕只有重返朝核六方會談一項,對金正恩和朝鮮,這或是極大善意,但對美、日、韓而言,只怕遠遠不夠。

  至於獨聯體國家,自身尚且存在外資大量流出的問題,暫時難以對朝鮮作出太多回應。

  由此可以看出,朝鮮的開放和經改,暫時恐怕只會以穩定為界,謹慎地進行;而這也可能是美、日、韓等的“介入階段性目標”。至於能否更進一步,則要看進一步的形勢演化,而近期的關注點除了“守孝”何時告一段落,人士安排何時明朗化,就是各方在最大的利益交集點朝核六方會談層面,能獲得怎樣的突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