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兆佳:十二五規劃對香港未來意義重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2-02-03 00:38:41


 
  香港奉行保護主義的產業將難以為繼

  王平:香港這次參與“十二五”規劃,我想應該是一個相互開放、相互融合、相互接納的一個過程,那麼從現在看,香港的服務業對內地市場的開放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也一直在往這個方向努力,但似乎目前在香港本地卻出現過度行業保護的問題,比如前不久出現醫護團體反對外來醫生風波。那麼服務業一方面在尋求內地市場開放的前提下,香港市場本身的行業保護,香港應該如何解決?

  劉兆佳:這個問題我認為是這樣,嚴格的說這是一種保護主義,(在香港)其實也就幾個專業,特別以醫生、律師最為突出。問題就在於,保護主義並不是香港的單獨現象,全世界都有,而且不太可能完全消除,這個問題關鍵的地方就在於:這些保護主義能保護多久?不符合社會發展規範的行業保護主義是終究要被自然淘汰的。

  我舉個例子,關於你所提到的醫療界的保護主義,首先,目前我們正在與內地進行廣泛的合作,因此不排除將來會有人在深圳或者別的省市地區投資醫療設施,比如醫院、診所等,網羅全世界的醫療人才,足以與香港醫療行業構成競爭,香港人只要去內地就可以享受到高水準的醫療服務。實際上其他很多產業也慢慢都會面臨到全球化的競爭,換句話說,如果你既不給我輸入醫生、也不給我輸入護士,那麼慢慢的香港人就只有更多到內地看病;其次,六大優勢產業中正包括了醫療產業,發展醫療產業大前提就是你不能削弱公立醫院的服務水準,如果公立醫院的醫生都轉去做私家醫生,公立醫院醫生自然質素會逐步降低,人手也越來越不夠,那麼市民看病只能去私家診所,造成的局面會是:政府越是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市民越是享受不到公立醫院醫療服務,顯然這樣的醫療產業發展是無法得到香港市民支持的。

  總而言之,奉行保護主義的醫療產業發展將難以為繼,因此只會遵循自由市場規律慢慢的拋棄這樣的保護主義。並且,服務業的保護主義不是香港獨有,我認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粵港經濟合作進一步深化,這類保護主義將越來越難以起效。

  (注:劉迺強先生是中國評論月刊學術顧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