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小加:人民幣國際化有如“養兒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3 21:34:27  


 
  必須養也可以養

  李小加認為,儘管中國當前尚未完成利率、匯率與資本項下管制等頂層設計改革,但是,頂層設計改革不應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開始推進的先決條件。而且,人民幣國際化這個“兒子”是中國經濟與市場力量發展至今的必然結果。隨著中國財富的聚集、中國經濟全球化的提速,封閉的資本項目已經不能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個“兒子”實際上已經到了不生不行的時候。

  當然,頂層設計的長期缺位會最終制約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長期來看,“小房子”養不出“大兒子”,父母還是要改善基本生活與教育環境,使“兒子”能健康地成長。同時,“養兒子”往往也給父母帶來積極的動力與壓力,促使他們努力改善“兒子”的成長環境。也就是說,人民幣國際化也可以“倒逼”必要的頂層設計改革。

  關於中國結構性的全球貿易順差,是否會導致人民幣國際化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認為,需要動態地、有差別地看待中國貿易結構。

  首先,中國今天的全球貿易格局是中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特點、市場力量發展與政府宏觀貨幣政策選擇等多種因素綜合所致。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和互動,中國的貿易格局不會一成不變。特別是在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之後,全球性的經濟格局變化與中國國內經濟結構的歷史性轉型,必然會對持續了二十年的國際貿易結構帶來深刻、持久的變化。順差與逆差之間、升值與貶值之間的動態變化會成為常態。而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結構也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有利條件。

  其次,中國貿易在各地區內表現並不一樣:整體呈現順差,但對很多區域(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等新興經濟體)保持逆差。人民幣區域性走岀去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說,雖然人民幣這個“兒子”剛生下來的時候不可能馬上遠走高飛,但可以放在身邊、就近養。

  李小加還說,有人可能會問,日本與泰國的貨幣國際化均遭遇失敗,中國是否會步其後塵。其實,中國的貨幣由相對封閉走向開放,本來就無先例可循。單純從經濟學、貨幣學理論出發討論其他國家的貨幣國際化經驗與中國的可比性並不一定恰當。中國可以從別人身上學習經驗教訓,把自己的“兒子”養得更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