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聯合報發表社論說,最奇特的解讀,莫過於台中市長胡志強提出的“政績無用論”,認為選民根本不在乎政績。
社論說,胡志強是根據他自己去年市長選舉及今年馬英九的選情,推出“政績無用”的結論。他說,現在選舉很詭異,選民不看政績;以往候選人政績好,很容易勝出,但現在選民覺得什麼都“無感”。就像馬英九和蔡英文,一個政績如山,一個掛零,但多數選民卻覺得“沒差”。
社論指出,胡志強的解讀,包含了他個人的經驗和主觀判斷,未必準確;但就選情觀察,這個“政績無用論”作為一種後設推論,卻隱然成立。不管馬英九做了多少事,他領導的團隊走的路線如何有利於台灣,許多選民就是不在乎。亦即,在藍與綠的競爭中,選民對政黨的認同強度遠大過對政績的認知。當年綠營那句名言“肚子扁扁,也要投陳水扁”,就是最佳佐證。
我們認為,台灣選民對執政者的政績無感,原因很多很複雜。
聯合報認為:“藍與綠的競爭中,選民對政黨的認同強度遠大過對政績的認知。”我們必須指出,這是一個現象,深究基本的原因,我們覺得,最關鍵的是台灣的選舉性質不同,目前依然停留在意識形態的鬥爭階段,依然是“革命”性質的。所以,選舉對壘雙方屬於水火不容的兩個陣營,是不是自己人最重要,政績的好壞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知道,只要不考慮政績,對政績無感,只考慮意識形態,那麼,這樣的選舉就不是成熟的。 |